收藏本页

欧洲网 > 娱乐 >

编剧葛水平等文化名流出席《平凡的世界》文化研讨会

2015-03-13 16:35 来源:西部新闻网
    3月12日下午,由中国散文学会、陕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荞麦园美术馆承办的“告诉你一个不《平凡的世界》”文化研讨会在西安荞麦园美术馆隆重召开。来自全国文学界、影视界、学术界、新闻界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相聚古城西安,就路遥作品《平凡的世界》及电视剧进行座谈交流。西部新闻网全程报道本次活动。

 
《平凡的世界》”文化研讨会出席的领导和嘉宾
著名作家、电视连续剧《平凡的世界》编剧葛水平讲话(右一)
与会嘉宾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当代史诗”,伟大的现实主义巨匠路遥先生的小说——《平凡的世界》最近被搬上电视荧屏,一经播出,受到了全国广大读者和观众的关注,尤其是受到了80后、90后的欢迎。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与上海代表团代表曹可凡交谈时聊起了《平凡的世界》,并点赞称好,更是让这部农村题材电视剧备受瞩目。他不仅知道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好几个频道都在热播”,还表示曾和《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住过一个窑洞。据了解,电视剧的热播引起了对原著: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再次阅读高潮,引发了人们对其时代精神和价值观的强烈共鸣。
  《平凡的世界》1991年3月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并受到众多名家点评。研讨会上,葛水平为大家讲述了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剧本创作过程中的不平凡的故事,张艳茜女士讲述了出身寒微却不屈服命运的人民作家路遥的真实故事。各位文化专家学者从创作精神、文学价值、社会影响等各个方面对《平凡的世界》作了积极的发言。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这部作品深入人心,符合实际、接地气,给人以精神的鼓舞。在新常态下,“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局面恰逢时机,鼓励着广大青少年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著名作家周明讲话

 
陕西省作协原党组书记、陕西省政协文教委员会主任、文学评论家、著名作家雷涛讲话

 
独立文化学者、作家张培合讲话

 
陕西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平凡世界里的路遥》作者张艳茜讲话

 
西安培华学院理事长姜波讲话

 
易俗社社长、梅花奖获得者、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惠敏莉讲话并现场秦腔表演

 
西安荞麦园美术馆馆长薛莹巧讲话

 
与会嘉宾合影

 
与会嘉宾在东渡船前合影留念
  西部新闻网记者了解到: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包括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著名作家周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顾问阎纲;著名作家、电视连续剧《平凡的世界》编剧葛水平;陕西省作协原党组书记、陕西省政协文教委员会主任、文学评论家、著名作家雷涛;陕西省政协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炳武;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文学评论家李炳银;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作家、评论家红孩;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杂志外联部主任朱佩君;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华英才》杂志编审刘冬梅; 独立文化学者、作家张培合;易俗社社长、梅花奖获得者、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惠敏莉;陕西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文学评论家刘宁;陕西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平凡世界里的路遥》作者张艳茜;西安碑林区作家协会主席夏坚德;西安培华学院理事长姜波;作家巴陇锋;陕西日报社副总编辑姜冯俊;陕西日报文化新闻部主任张立;中国散文学会作家书画院副院长、作家张瑜娟;陕西省散文学会会长陈长吟;西安荞麦园美术馆馆长薛莹巧等领导专家和新闻媒体百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文/西部新闻网总编张龙  摄影 刘国盛)
     山西省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编剧葛水平
    路遥作为陕北的儿子,他的作品里有他对故乡温暖的呵护,包括《人生》,包括《平凡的世界》,他所写的人物中,必然有他自己经历的影子,同时也有他童年在一起的玩伴,而这些人都是默默无闻的存在。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所有经历过苦难的人到最后对自己所经历的苦难没有去斤斤计较呢?想到这一点我就懂得了,所有经历过苦难的人,包括付出肉体、包括付出自己内心痛苦的人,他们始终认为自己身体的伤痛会治愈,比如说伤口破了过几天会长起来,它依然是你自己身体完好的东西,而心灵受伤了,过一段时间它依然是属于自己的,你拥有足够的治愈能力,在这一点上我也在感受我自己。当时我就想我一定要把这个作品改好,一定要成为一个娱乐时代里面现实题材的、乡村气息的作品。上世纪70、80年代,是乡村变化、动荡最厉害的十年,而路遥把这十年写了出来的,其他的作家却没有。表现这一段历史的时候,我们必须严肃地对待历史,严肃地对待路遥。现在的80后、90后依然喜欢阅读他的作品,说明大家都希望在这个社会中不断地奋斗。在我参与《平凡的世界》的编剧过程中,两年多的时间对我来说是人生的历练,同时也是一个促进,这个世界上没有走不过去的坎坷,也没有翻不过去的山。希望大家都能笑对生活,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著名作家周明
    路遥是陕西的骄傲,只可惜他在42岁时便英年早逝。今天,在西安召开“告诉你一个不《平凡的世界》”研讨会有着特殊的意义。今年是路遥逝世26周年,而且,最近热播的由小说《平凡的世界》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此也引发了对原著的阅读高潮。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于1988年问世,截至目前,十月文学出版社六七年间发行了200万套,特别是在大学生读书排行榜里,《平凡的世界》排在第三位,其发行量也是名列前茅,这些都折射出这部作品的不朽,正如十月文学出版社对作品编辑的标题是“激励青年的不朽经典。”
    路遥出生于陕西榆林清涧县的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1983年,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荣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但他当时因为负担不起路费,而未能到北京领奖。1991年3月,路遥呕心沥血完成的百万字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获得了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他原本想买些书送给朋友,却苦于没钱买书,不得不找弟弟四处筹钱。
    路遥当时的心理非常复杂,一方面,他为自己的作品能获奖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也为自己在经济上的窘境而焦虑。但是,路遥在这样一个物质极其匮乏的生活困境中,执著地完成了《平凡的世界》这么一部气势恢宏的史诗般的作品,为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值得每一代人尊敬,也值得每一代人学习。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著名文学评论家李炳银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刚创作出来时,有人认为第一部作品只是把现实展开,故事并没有很深入,情节发展进入得有点慢,但是大家一致认为这部作品从第一部就可以看出是一部气势磅礴的作品,是一部有厚重感的作品。
    路遥虽然英年早逝,只有42岁,但是他为我们整个社会作出的贡献不能用他的年龄长短来衡量。路遥是一个空间很大的话题,其人生和文学创作也是空间很大的话题,路遥的人生经历,路遥在社会的担当,以及其人生背后所包含的社会的内容非常丰厚。在所谓的西方现代派、意识流的中国的当下,路遥坚定不移的走现实主义文学道路,把他的人生、社会的感知融入到《平凡的世界》的写作中。他的写作是人生的写作,是有社会担当的写作。路遥的作品给人的帮助是实实在在的,对人的启示是非常深刻的。路遥的作品给弱势群体、基层群体指出了一个方向,给予他们很大的力量,仅这一点,至今在当代知名作家当中没有一个人可以超越路遥。
    路遥生活的那种艰难的环境是如今的年轻人想象不到的,这种艰辛的经历促使他对人生幸福的渴望。路遥对人生命运的改变非常强烈,从某方面讲,他的作品是一种文学的表现,最根本上,也是他人生的表现,是他人生欲望、渴望的表达。路遥是一个有很大空间的话题,进入这个空间之后,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感受路遥的不平凡,感受路遥的力量。年轻人之所以喜欢看路遥的小说,就是因为路遥在人生的道路上对他们的引领。是金子总会发光,是经典总会长久,路遥就是金子,路遥的作品就是经典,所以他和他的作品都会不朽。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顾问阎纲
    路遥的创作很困难、很艰苦,而且出版、评奖也不顺利,但一经发表,一定会有声音。为什么?因为他要跳出来,替人民说话,尤其是在艰难的情况下替农民说话,这其实就是要接受农民的教育。为了接受农民的教育,路遥在创作中写农民的存在、农民的现状,以及农民存在的价值,这也成了他作品中最核心的东西。
还记得第一次见路遥,他简直土得掉渣,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就这么个“土包子”把中国文坛撼动了。路遥写《平凡的世界》时,我路过西安去看他。当时,他抽的是劣质烟,但在我临走的时候,却送给我三盒好烟,我很感动。我知道,他思考的是大问题。1992年,路遥的追悼会在延安召开,我写下了几个字:“平凡的世界不平凡”。今天,路遥的小说改编成了电视剧,且不说拍得怎么样,不说有什么不足和缺陷,仅是这么一部好作品搬上荧幕,能让大家去观看,去讨论,就是一种成功。感谢电视编剧,也让我借这部电视剧再见路遥,再接触路遥的教育。
     陕西日报社副总编辑姜冯俊
    近日,全国多家卫视热播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同时,再次引起了原著的阅读高潮,引发了人们对其时代精神和价值观的强烈共鸣。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曾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这部展现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巨大变迁的作品创造了中国文学的神话,它不仅写出了一代青年的“奋斗史”,也写出了一代青年的“中国梦”。时至今年,距离小说《平凡的世界》创作已经过去了四十年,但是,正能量永远不会过时,人们对电视剧的热议就足以证明这部作品所焕发出的强大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力。
    优秀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陕西文化积淀深厚,有着不可比拟的发展优势。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就曾指出,新形势下,陕西应当发掘和利用好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今,我们再次品读研讨这部经典巨著,从中汲取不平凡的力量,寻找出它对当代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作用,用它的精神传承发扬优秀文化,为实现“中国梦”积聚正能量,为建设“一带一路”作出积极的贡献。
     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著名作家、评论家红孩
    《平凡的世界》,是已故作家路遥的经典之作,既“叫好”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又“叫座”畅销了几十年。
    路遥作为我国当代文坛的一个“现象”,其影响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恐怕是其它任何一个现象都难以望其项背的。路遥以他短暂而平凡的人生构筑了辉煌的世界,他是一位真正用生命在创作的作家,以自己的皇皇巨著,带给几代文学青年一种精神的鼓励和情感的抚慰。路遥以其传统的近乎陈旧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赢得了广大读者和理论界的普遍关注和广泛赞誉,形成一波又一波的热潮,从而彰显出路遥作为一个文学现象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在创作《平凡的世界》之前,路遥就清楚地认识到了文坛风潮的变化,但他告诫自己“不能轻易地被一种文学风潮席卷而去”。他仍然选择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平凡的世界》,因为他坚信扎根人民群众的现实主义在中国不会过时,“在现有的历史范畴和以后相当长的时代里”仍会有“蓬勃的生命力”。《平凡的世界》的艺术魅力,用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来概括,正在于它“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原陕西省作协党组书记、陕西省政协文教委员会主任、文学评论家、著名作家雷涛
    著名作家雷涛发言时首先高度的认可《平凡的世界》的小说和电视剧。尤其从《平凡的世界》热播后带给我们的社会反思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剖析《平凡的世界》。当今社会,城镇农村就业问题成了当前社会的关注话题。他提出:社会各界一定要给予教育引导和帮助。
     陕西日报文体新闻部主任、陕西省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立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播出之后,从书到剧本、到影视再到最活跃的微信手机平台、移动互联网,传播速度非常快,我们现在打开手机可以看到路遥过去的点点滴滴。影视和文学作品是相对的互补,对文学作品的传播、阅读是一个很大的提升,通过影视途径的传播,文学对人的影响更加深刻,尤其在我们这个非常浮躁的时代、非常物质的时代、非常现实的时代,播出《平凡的世界》这样一部作品,对人性是又一次的震撼。
    在我的理解中,路遥是一个极度贫穷却又幻想美好生活的人,他用艺术表现出自己的追求。他是一个地道的陕北农民,而且小的时候过继给别人,从社会的最底层破土而出,最终站在西安这座大城市的中心。我也是农民出身,我从他的身上感受到一种力量,就是一个农民站在最城市的中心,我要征服城市。贾平凹文章里面写路遥做文学是伟大的作家,如果他做企业就会是伟大的企业家,他天生就是一个伟大的人,你别看他是陕北的农民,他是最强大的。《平凡的世界》和《人生》对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是有利的,通过播出这样一个电视剧,可以给人一种力量、一种信仰,对我们现在独生子女的教育,这种力量是潜移默化的,它让人知道什么是奋斗,什么是威信,什么是尊严。
     陕西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平凡的世界里的路遥》作者张艳茜
    作为一个和他同事七年的后来者,我是严格的后辈,我写了很多篇怀念路遥的文章,只要能够触动我的我都会写。在写了多篇文章之后,有一个机缘巧合,陕西人民出版社策划写路遥传记,我2009年就做这件事情,重读了他的作品,又重走他曾经写作和生活的那条道路,铜川、延川、延安、甘泉、榆林,他写作和生活的路线我开始行走,一路采访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在写作的过程当中,我对路遥又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一个是有情怀的路遥,在这个当中,我就觉得这是一个永远不服输的一个男人,他在经历了很多挫折之后仍然是打不倒的男子汉,让我非常敬佩;同时路遥也是坚强又脆弱的,他是在写《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的时候,应该是在1986年12月北京给他开完第一部作品研讨会之后,他从北京回来开始进入第二部写作的时候,他调整自己的思路,因为在北京作品讨论会的时候,遭遇了全盘的否定,评审家觉得他写得沉闷,怀疑这是不是路遥写出来的作品,这种否定对他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他回来之后,沉下心去想,“我面对的是最朴素的人,我就要用最朴素的手法去写。”用什么手法去写?对于路遥来说并不困难,玩技巧他也会,但是他觉得选择就是这样的:用最朴素的手法去展示最朴素的人。这个时候他进入了第二部的写作,其实当时他的身体已经出现了问题,但是他没有跟任何人讲,而是隐瞒了病情。从1987年到1992年的8月6日,我最后一眼看见他是背着行李离开我们的时候。在这之前我们作协的人都不知道他的生命状况是那么严重,后来我写他的传记时总在想,坚强的和脆弱的路遥形成一个血肉之躯的路遥,这么多种层面组成一个文学的路遥,我得以用我感性的一面和真实的一方面文字去展现他,这是我的荣幸。
    独立文化学者、作家、陕西企业文化建设协会会长张培合
    这部作品对老一辈的人有影响,对现在的80后、90后的人也有感动:怎么样去追求真善美,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这就是这部作品的价值所在。《平凡的世界》真实反映出了1975年至1985年10年间陕北从农村到县城、地市、省城的政治、经济、文化、恋爱、婚姻、家庭和农村矛盾交织在一起的广阔的生活画面,生活气息非常浓郁。这部小说对我影响很大,教人一定要坚强,不能向困难低头,我认为不光对我,对我们的同龄人都有这样的教育作用,就是教人一定要有承受力,承受贫穷、承受饥饿、承受屈辱、承受歧视,自尊自强的生活。这部作品里面的主人公,作者路遥本人,包括编剧,我想都是反映着这么一种价值追求,也就是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的人生三大境界:人生一定要立志高远,不能随遇而安,不能平庸的过一生;人一定要有理想,成功贵在坚持,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理想,要掉几斤肉,褪几层皮,只要是正确的方向,就要坚持走下来,不能半途而废,经过艰辛终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西安荞麦园美术馆总经理薛莹巧
    我是从陕北土地成长起来的,对陕北的生活、对《平凡的世界》里面所有的细节都非常熟悉。《平凡的世界》是我们陕北人一代又一代的后生和姑娘们的一种坚强的力量,也是一种生活的方向。作者路遥是我们陕北人真正的汉子和骄傲,这是我个人对《平凡的世界》的理解。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再次播放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让整个社会重新再认识《平凡的世界》,这个作品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我认为《平凡的世界》为怀揣着自尊、带着热情、带着梦的山里孩子提供一种温暖的力量。因为现在山里的孩子走出来后,他们依然在城市里面很困惑、孤独、寂寞,经常是在城市的边缘徘徊,所以我觉得这部作品让年轻人看了以后,能够让他们在生活和生存、发展的过程中获得一种力量、一种思想、一种追求。编剧葛水平老师的两句话我很喜欢:一是人生在苦难中坚持自己,在苦难中能坚持下来的就是“平凡的世界”;二是经历了苦难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会活得更有意义。因为我也是在很艰苦的、很不平凡的创业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对这些话由衷的懂得、欣赏和理解。
    西安培华学院理事长姜波
    西安培华学院的理事长姜波代表发言时主要从现在的大学生在浮躁的现实世界如何去把握自己的理想和未来。如何在特殊的时期去读懂《平凡的世界》。作为一位教育家,他希望新时期的大学生一定要把握好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让自己去创造另一个《平凡的世界》里的不平凡人生。
    易俗社社长、梅花奖获得者、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惠敏莉
    研讨会上易俗社社长、梅花奖获得者、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惠敏莉的一曲秦腔《三滴血》拉下了本次活动的帷幕,其委婉多情的唱腔博得大家的一致好评。在谈及路遥时她几乎哽咽并流下了煽情的泪水,她为同和路遥是陕北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并希望更多的读者都能够把路遥的文学作品视为激励大家前行的动力,同时把《平凡的世界》更好的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