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欧洲新闻 > 法国 >

法国拿什么在亚太搞事?(环球热点)

2018-05-08 07:1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法国拿什么在亚太搞事?(环球热点)
杨 宁 林光耀

  图为马克龙访澳期间,与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会面。
  (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出访澳大利亚。期间,马克龙称法国、澳大利亚、印度三国应建立一个新的“战略同盟”,以应对亚太地区的新形势。
 
  分析认为,法国组建法澳印同盟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难有实际行动。
 
  
 
  访澳访印忙
 
  近日,马克龙结束了为期3天的澳大利亚之旅。路透社报道称,马克龙表示,法澳应该“维系更加紧密的关系”,并明确表态希望强化两国之间的防务合作。
 
  对此,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也作出正面回应,形容法国是一个“太平洋国家”,并且希望法国继续在太平洋事务中发挥作用,与澳大利亚开展多领域合作。
 
  根据法国《世界报》报道,两年前,法国拿下了澳大利亚总价近400亿美元的潜艇大单。马克龙访澳期间,澳方公布了这一防务大单的新进展,宣布这12艘新潜艇的详细设计工作将于2022年从法国移至澳大利亚本土进行。
 
  今年3月,马克龙上任后首次出访印度。据法新社报道,法印两国签署了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其中包括几经周折的“阵风”战斗机采购协议。双方还签订协议规定“两国武装部队相互提供后勤支持”。
 
  据路透社报道,在澳大利亚,马克龙在记者会上称,建立一个新的印度洋-太平洋轴心,“既保护我们的经济利益,也保护我们的安全利益”。他说:“在新的背景下,该地区不能存在任何霸权,这很重要。”
 
  在印度,马克龙也说过类似的话。据法新社报道,马克龙在访印期间说:“我们的安全和世界稳定的一大部分在印度洋面临威胁。”
 
  无利不起早,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朔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曾任经济部长的马克龙带领下的法国政府处理国际关系的方式非常现实,而渲染所谓“威胁”与“霸权”也是出于实用主义考量。
 
  “马克龙表态强硬,一方面是为了渲染安全威胁,促进其与澳、印的军火交易,为法国换取利益;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成为亚太地缘政治的‘玩家’,从区域局势中‘分一杯羹’。”王朔分析道。
 
  战略焦虑多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马克龙在访问澳洲期间表示,中国崛起是“好消息”,但亚太地区需要“平衡”。美联社则分析认为法澳首脑影射中国改变南太平洋秩序,要“制衡”中国。
 
  然而,今年1月,马克龙刚从中国“满载而归”。据法国《费加罗报》报道,马克龙访华期间,双方在民用核能、航空航天、现代农业与零售业等方面达成多项合作,并就气候变化、捍卫多边主义、全面深化合作等议题达成一致,“在外交领域成果斐然”。
 
  对于法国前后矛盾、骑墙两面的行为,王朔认为,这是法国战略焦虑的表现。一方面,中国是法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法国是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中法两国经贸往来不可谓不多,法国希望能借中国一臂之力、发展国内经济;但另一方面,法国又担心中国在利益分配上占了大头。
 
  其实不止法国,整个欧洲都弥漫着这样的一股焦虑情绪。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东升西落”成为趋势,欧洲开始走入一个相对衰弱期,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加快了欧洲的衰弱进程,欧债危机则是一个体现。金融危机导致了一系列后果,使得欧洲运行数百年的较为成熟的民主制度失灵了,进而导致了保守化、排外主义的加剧与民选政府的短视。
 
  王朔认为,整个西方世界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兴起表现出了极大的不适应,甚至有一种“酸葡萄”心理。长期以来,西方国家认为自己是全球化的发起者与领导者,理所当然地享受最大的制度红利。现在他们意外发现新兴市场国家从全球化中收获了更大的收益,于是想要扳回利益的天平。但是西方国家的实力无法达到,所以他们十分不适应,就表现为战略上的重重焦虑。
 
  雄心何处安?
 
  《华盛顿邮报》称,法国有150多万公民及8000名军事人员遍布印度洋、太平洋的多个海外领地。因此,尽管法国本土位于欧亚大陆西端,但这些海外领地也给了法国参与太平洋事务的“入场券”。
 
  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看来,法国虽有“大国雄心”,但缺乏硬实力。据《印度时报》报道,在3月下旬的印法联合军演中,印度出动了强大的海空力量,而法国海军仅派出了一艘反潜多用途驱逐舰参演。
 
  “在亚太的角力场,法国远不是主力选手。”王朔表示,法国凭借现有的经济与军事实力,能起到的作用是很有限的。王朔同时认为,所谓的法澳印仅是一个象征性的同盟,三国之间也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多的共同利益。
 
  其次,法国在其太平洋地区领地的影响力实际上在缩小。据法新社报道,在结束对澳大利亚的访问后,马克龙前往新喀里多尼亚群岛访问,这处法国在南太平洋的海外领地将在今年11月举行独立公投。法国24小时电视台称,马克龙的到来被认为是对“留法派”的支持。大国雄心与海外领地“脱法”心对比之下,法国的处境略显尴尬。
 
  同时,一个巴掌拍不响,印度是否会接受法国的“邀请”也是一个问题。一方面,印度总理莫迪4月访华,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围绕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行战略沟通,中印关系走向新高度。另一方面,中印2017年双边贸易总额达84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国继续保持印度最大贸易伙伴地位,而印度仅是法国第18大出口国和第20大进口国,双方经贸合作还有很大空间。甫一比较,谁的共同利益更多已十分明了。
 
  另一方面,对澳大利亚来说,在美国缺位的情况下,法国主导的三国同盟计划“玩转”起来颇有难度。中山大学大洋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副教授喻常森认为,澳大利亚在其外交白皮书和多个外交场合中强调应遵守既有的规则和秩序,意即认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若澳大利亚加入法澳印三国同盟,则与其“跟随美国”的亚太政策自相矛盾。
 
  此外,法国国内矛盾不断。据法新社报道,去年以来,法国国内针对马克龙的各项改革已多次爆发大规模罢工。据欧洲统计局数据,法国青年失业率高达近22%。而马克龙降低公共支出与降低赤字的尝试也遭到了国内的强烈反弹。
 
  “马克龙在国内还面临一堆棘手问题,包括欧元区和欧盟问题等。法国的当务之急还是先解决好国内问题。”崔洪建说。
 
  显然,比起“插足”太平洋,马克龙现阶段有更重要的事要干。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5月08日   第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