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不只是做加法(科技杂谈)
余建斌
■“互联网+”可能还要做减法、做乘法。它不仅仅是物理融合,还要参与和促成化学反应,催生效益更高、质量更好的新生态。“互联网+”给了人们无限想象,也构建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更广阔空间
从今年两会在《政府工作报告》出现,到此后引起大众关注,“互联网+”俨然已是一个新锐热词。
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牵引下,对于传统行业来讲,互联网的助推器和润滑剂的作用将更为显著,甚而创造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目前,各种“互联网+”行动计划开始制定,甚至有的地方已经尝试启动相关行动。“互联网+”行动计划,目的是推促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可见,“互联网+”要加的对象,既可以是互联网自身的新生事物,也可以是传统的或者说是线下的各行各业。对“互联网+”行动计划来说,“互联网+传统行业”蕴含着更大的创业创新空间、更多升级换代和颠覆性改变的可能。
不过,互联网作为基础资源和基础设施,并不应该像电能、高速公路一样简单地拿来使用,“互联网+”不仅仅是做加法,它可能还要做减法、做乘法。它不止是物理融合,还要参与和促成化学反应,催生出效益更高、质量更好的新生态。
“互联网+”做减法,是指在和传统行业融合过程中不断地“减”去原有的难题或障碍。例如,目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和在线教育等领域已经小有成果,移动互联网的“随时随地连接”方便了许多人的日常生活。但在进一步发展中也发现,政府部门拥有的大量数据,由于没有直接互联和共享,目前用户还只能简单地使用,数字资源的信息价值也没有充分挖掘出来。“互联网+”做减法,就是要通过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减少信息孤岛现象,把这些“孤岛”串联起来用于改善民生。
“互联网+”做乘法,乃至发生化学反应,更多的是指提升线下运营的效率,提高传统制造水平的智能化。它可以是盘活、提效,也可以是改造、升级。
比如,简单的团购模式,背后是线下运营效率的提升。淡季时上座率只有15%的电影院,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以极低的价格让更多观众坐在剩余的85%座位上,从而盘活闲置的资源。又如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了物流业的发展,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50%的业务量都来自网络零售的配送;互联网金融倒逼利率市场化和传统银行业的改革。而在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方面,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已将工业互联网作为智慧与机器的桥梁,他们依据从飞机传回的数据对喷气引擎预防性维护,仅此在美国就防止了不止6万次的航班延误或取消。如果将传感数据收集和分析用于提高燃油效率,1%的增幅就能使航空业每年节省20亿美元。这些都属于“互联网+”促成的“化学反应”。
“互联网+”给了人们无限想象,也正在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更广阔空间。对于寻找“风口”的互联网和线下行业来说,“互联网+”的这股“东风”切勿错过。
《 人民日报 》( 2015年04月10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