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娱乐 >

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单元最佳影片奖 何以花落《第一次的离别》

2018-11-17 09:1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单元最佳影片奖
何以花落《第一次的离别》
□ 本报记者 郑 娜

 

  日前,在第3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未来”单元,评委为获得最佳影片奖的中国电影《第一次的离别》颁奖时如此评价:
 
  “这部电影用如诗般美丽、简单、直率的方式讲述严肃而复杂的话题,观众仿佛中了魔法一般被吸引到故事中。电影完美地展示了电影之迷人,在现实中唤起了诗性。”
 
  
 
  由中国青年导演王丽娜执导的《第一次的离别》,以新疆沙雅地区少数民族儿童的视角,通过一次离别,讲述了童年友谊和母子之情。影片中独特的新疆风物和动人的故事情节,在东京国际电影节上一经首映即获得国际范围的认可和好评。
 
  这是王丽娜的电影处女作。谈及为何要拍这么一部电影时,土生土长的沙雅姑娘王丽娜表示,自己一直希望有一个契机讲述童年。她是在新疆农村被放养长大的孩子,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黑夜里躺在沙漠上,亦或爬到树上,看漫天的星星。对于童年深切的怀恋,是王丽娜拍摄影片的初衷:“希望通过我的影像,能让生命中这段难忘的时光在银幕上继续流淌,唤起人们心底的情与念。”
 
  《第一次的离别》是一部献给家乡和童年的抒情长诗,也是一部关于离别与成长的乡愁散文。影片紧扣“离别”这一主题,通过孩子们的离别故事,为观众展现了成长所经历的阵痛与淡淡忧愁。影片没有将离别夸张和浪漫化,而是用日常的方式去呈现。在王丽娜看来,离别有很多种,有的痛彻心扉,有的浑然不觉。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并不是很懂得离别意味着什么的时候,就体会到了离别的滋味,这一点特别耐人寻味。“儿童是人类之心,他们的悲欢离合是一种宇宙性的乡愁。”王丽娜认为。也正是因为具有这种普遍性的情感,《第一次的离别》很容易跨越文化与国别的差异,触达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角落。
 
  为了达到“诗与真”的结合,《第一次的离别》全部是真人出镜,剧情也大多源自真实生活。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全部选用没有表演经验的非职业演员,是很大的冒险,也需要花费更多力气。《第一次的离别》在寻找演员上就花了很长的时间。“非职业演员或许只能演好一种角色,那就是他们自己,但有些演得惊人的好。”王丽娜说。她不崇尚让孩子表演,甚至他们都不知道谁是导演。在拍摄儿童演员的戏时,她会提前设计营造可信的环境、氛围和事件,甚至会刻意淡化开机和关机这些形式号令,让他们相信一切发生的真实性。当现实成为出发点时,那一刻演员的情绪和表情就都是自己的。
 
  《第一次的离别》的创作用了4年时间。“这部电影无论对于大美新疆的人文挖掘,还是对于家园的眷念表达,或是对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涉及到亲情、友情、成长与离别带来的忧伤之情,这位年轻导演的视角与切入点都是那么独特而真挚。”腾讯影业高级副总裁陈菲表示。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了一些片面追求票房的情况,腾讯影业之所以参与出品这么一部文艺片,是希望给电影文化市场带来一部花时间、花感情、花气力的好作品,助力优质国产电影和优秀青年导演。
 
  “在商业电影票房、产量不断增长的市场里,能够有创新精神、艺术追求的青年导演一定是这个产业的未来。我们积极支持青年创作者,尊重电影作品的生产、创作规律,持续去关注现实主义的题材,鼓励创作者创作‘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作品。这不仅是企业的责任,也是推动中国电影、文化软实力更好发展的一份力量。”陈菲表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11月17日   第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