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娱乐 >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因为超载而失控

2016-05-20 08:53 来源:人民日报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
因为超载而失控(影视窗)
 
    陈 琦
 
  三年前的《北京遇上西雅图》不仅收获了票房,也收获了口碑。在片尾,重新找回人生目标的拜金女文佳佳和拿到行医执照、不再唯唯诺诺的弗兰克在帝国大厦重逢,许多兴致勃勃前去观看《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的观众可能和我一样,想知道之后的延长线勾画得如何。《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以书信为媒给汤唯和吴秀波重新牵出了一条线。一个是澳门的赌场公关,一个是洛杉矶的房产经纪人,因为一本《查令十字街84号》结缘,靠手写信保持联系,最终在伦敦的书店邂逅。
 
  “原班人马,全新故事。” 新故事中既不见北京也没有西雅图,但这两个貌似缺席的地理坐标的引申价值是始终在场的。“中国人在美国”是“北京遇上西雅图”系列的核心,无论是第一部里的赴美产子团还是第二部里的赴美买房团,北京和西雅图的相遇不仅是成全了爱情,也展示了当前的消费现象。当然,因为导演薛晓路不满足于让电影成为爱情和消费的普通秀场,而想讲述很多,结果多到已经“超载”。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用网络时代的笔友关系以及大量古典诗词,向木心的《从前慢》——“从前的日子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投以深情的致敬。这种古典的抒情方式本身并没有问题,但使用得太过密集就矫情得让人出戏了,是为超载之一。更大的超载在于这部影片人物之多、线索之杂,像用一部电影的长度承载一部电视剧的篇幅。赌品差且不负责的数学系高材生、傍上了富婆还到处留情的诗人、移民后饱受思乡之苦的男孩、追逐梦想去喂养熊猫的年轻人……这些“众生相”消耗了影片不少时间,镜头给予他们的过度凝视似乎要把每个人物、每条线索都发酵成思考题,当影片装满了着墨不够充分的人物和故事并一箩筐交付给观众时,电影本身的叙事和结构被搅得支离破碎,在令人出戏的路上越走越远。
 
  像这样的超载现象在国产片中并不少见。去年陈凯歌的《道士下山》在一部武侠片中泼洒了大把博人眼球的颜料,糟蹋了本来的水墨画卷。徐峥的《港囧》就更明显了,密密麻麻的香港金曲串烧和怀旧港片集锦,用起来毫无克制。这些超载的电影,力图用大量的人物、元素和风格堆砌出一种貌似合适的“高性价比”:掏了一部电影的票钱,却看到了集合各种艺术形式的“大杂烩”。或许,这也能解释《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为何以一个莫名其妙的梦境作为开头:汤唯穿黑皮衣骑摩托追人讨债——爱情影片也是有武戏的,但这段动作特效画蛇添足,让本来就失控的影像风格显得更加错乱。有些导演希望自己不限于预设的题材和类型,他们妄图通过一部电影来穷尽世相,结果往往是用过多的内容和杂糅风格把主线稀释得面目模糊。
 
  一部合格的电影需要考虑的是完成度有多高,而不是概念的辐射面有多广。那些靠生拼硬凑来扩展外延,力图用各种情怀和概念来加分的作品看似满满当当,实际只是一锅“乱炖”。如此,还是回到电影拍摄的初心: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把故事讲得清晰、立体而丰满。
 
   《 人民日报 》( 2016年05月20日   2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