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时政 >

不断提升人大工作和代表工作水平

2019-12-31 08:4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不断提升人大工作和代表工作水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工作交流会发言摘编
  推动人大代表工作提质增效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 伟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在做好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方面进行探索。
 
  以精准组织学习培训为抓手,强化代表主体地位。聚焦提升代表政治意识、履职能力,精准设计学习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一是突出政治培训,通过思想政治引领确保代表履职正确政治方向;二是做实基础培训,届首之年及时组织全员培训;三是细化专题培训,根据议题组织专委会、专业代表小组成员开展“小班制、专题化”培训。
 
  以贯穿融入各项工作为主线,发挥代表主力作用。把代表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工作来抓,大力拓展代表参与的深度广度,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推动提升首都精治共治法治水平。一是开门立法下基层。就修订生活垃圾管理条例,1.2万名各级代表深入基层,听取24万多名市民意见建议。二是专班推进提效率。制定促进文明行为条例时,吸收代表参加立法专班调研起草,征求代表意见17次,1.1万名代表参与问卷调查。三是精准监督察实情。在涉及城市交通治理的“两条例一决定”(机动车停车条例、非机动车管理条例、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组合式执法检查中,邀请基层代表参加,通过填写执法检查记录单反馈问题,调动代表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了人大监督的针对性、约束性。
 
  以建好用活平台机制为依托,落实服务保障主责。以完善四级代表联系机制为主要抓手,打通联系代表和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一是健全制度机制,建立新一轮常委会组成人员固定联系基层市代表制度,定期走访、听取意见;建立主任会议成员固定联系区人大常委会制度,加强经常性沟通指导。二是激活基层平台,印发加强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建设的指导意见,召开现场会推动落实,通过设议题、交任务、落责任、办活动推动市区人大工作联动,为基层履职平台注入活力、增强动力。三是畅通网络渠道,初步建成由议案建议管理、工作信息展示、文件资料查询等模块组成的履职系统,开发移动客户端方便代表网上联系、远程履职。
 
    
 
  切实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孙国相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时有效回应人民群众重大关切。
 
  一是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党的全面领导。注重落实党的全面领导的各项制度,把做到“两个维护”贯穿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出台了《省委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意见(试行)》;制定向省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清单,坚持将立法规划、年度立法计划和监督计划报请省委审定,每季度、每月向省委汇报工作,重要议题提请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
 
  二是聚焦重点领域,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坚持立改废并举,制定了《营商环境条例》《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条例》等15部法规,修改了26部,废止了16部,较好地发挥了立法引领优化营商环境、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民生改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作用。同时,为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省委出台了《关于完善立法和法律实施监督体制机制的意见(试行)》,有效规范全省立法和法律实施工作。
 
  三是围绕重点任务和关键举措,提高监督实效。聚焦省委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辽宁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工作安排,开展有效监督检查。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营商环境条例,组织动员四级人大、五级代表开展执法检查;开展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调研,覆盖全部县镇;成立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对政府支出预算结构和政府性债务进行剖析检查。
 
  四是突出主体作用,增强代表工作活力。注重完善“双联系”制度,建立专委会联系代表工作机制,健全常委会领导与列席代表座谈制度,建立代表参与立法、监督的制度,健全主任会议成员、专门委员会领衔督办重点议案建议制度,切实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组织9期人大代表履职培训班;推进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履职信息化联动衔接。
 
   
 
  打造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四站”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刘明波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把代表工作作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础工程、作为常委会的基础性工作,高位谋划,持续推进,特别是以打造代表履职服务“四站”为抓手,推动全省人大代表工作蓬勃发展、代表作用充分发挥。
 
  打造学习“辅导站”,强化政治引领。始终把加强代表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办好学习“辅导站”,当好政治“辅导员”。以分层培训提升政治素养,以会前集训统一思想行动,以日常实训增强政治自觉。
 
  打造多层“联络站”,细化双联工作。在线上线下建立多种联络平台,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主动对接全国人大部署,协助我省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固定联系572名省人大代表,明确常委会组成人员直接联系466名基层省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固定联系2868名市人大代表。通过手机APP设置双联模块、推动代表座谈常态化、支持“一府一委两院”健全联系代表机制等。
 
  打造履职“活动站”,深化平台建设。发挥代表小组活动主平台作用。强化线上履职平台支撑,专门开发省人大代表履职服务网络平台和“履职通”客户端,为代表知政督政问政、反映社情民意提供信息支撑和便捷服务。组织代表参加调研和执法检查、法规起草论证、旁听案件庭审等专项活动。
 
  打造制度“供给站”,实化服务保障。围绕支持和保障代表履职,着力提供高质量制度供给,先后制定了20项相关制度。专门作出加强人大代表工作的决定,建立代表履职档案制度,努力构建科学、合理、全面、量化的履职评价体系。逐步推行省市两级代表向原选举单位述职,全面推开县乡两级代表向选民述职并接受评议。建立省人大代表履职补助制度,健全代表活动经费使用管理等办法。将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纳入省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内容。在开好交办、办理和督办“三办”会的基础上,实地督查办理情况。对重点督办的建议在媒体公开办理过程和结果,推动建议“提有分量、办有质效”。
 
    
 
  为人大代表搭好履职平台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孙永春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更好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把人大工作的“根”深深扎在人民群众之中,努力推动代表工作迈上新台阶。
 
  在思想认识上,切实把代表工作放到重要位置。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作出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决定,充分吸纳省人大常委会提出的意见建议,强调“健全代表联络机制,加强和改进各级人大代表工作”“加强县乡人大规范化建设”。省人大常委会贯彻全国人大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国人大代表工作“35条具体措施”,结合实际制定加强和改进省人大代表工作具体措施,健全完善代表工作机制,协同推进全省各级人大代表工作。
 
  保护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是守好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任务,各级人大代表多年持续关注。2017年,首次跨区域邀请全国人大、水利部长江委、云南省人大和四川省人大、全省各级人大代表共同参与,对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开展立法后评估,为修改完善法规提供重要依据,向全国人大提出保护长江立法建议。
 
  在全省开展“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组织引导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汇聚脱贫攻坚合力。脱贫攻坚战场上,各级人大代表奋力冲锋在前。一批人大代表带领群众苦干实干,走出脱贫致富新路。省人大代表、“全国道德模范”黄大发坚持几十年带领群众绝壁凿成“大发渠”,成功引来“致富水”。
 
  在真诚服务中,切实为代表搭好履职平台。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2018年出台全省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的指导意见,建设集人大代表执行职务、学习交流、宣讲法律政策、联系服务群众于一体的履职平台。全省建成人大代表联络站5731个,实现了所有乡(镇、街道)全覆盖。依托“云上贵州”,建成全省人大代表网上联络站、议案建议办理平台和履职服务平台,做到人大代表全天候、零距离联系人民群众。建立健全省级领导、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机制,建立与列席常委会会议代表座谈机制,及时听取人大代表意见建议。
 
    
 
  在履职尽责中取得新成效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陈克恭
 
  近年来,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围绕“代表机关”建设,把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省代表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加强学习培训,在能力素质上得到提高。突出总体规划,制定代表五年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着力推动落实。突出内容设置,有效衔接初任培训、履职培训和专题培训,合理安排课程和班次。突出对象精准,探索开展点名培训与报名培训,加强与各选举单位沟通,增加基层代表培训名额。突出方式创新,开通“网络课堂”,组织代表在线学习。
 
  拓展渠道方式,在密切联系上激发新活力。建立在甘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联系制度,开展履职交流和共促活动,提高代表履职的整体实效。建立邀请基层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在会议期间与列席代表座谈交流机制,完善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等联系基层代表全覆盖的制度办法,在开展执法检查、专题调研时就近就地邀请基层代表参加。完善平台载体,在全省各乡镇(街道)建成代表之家和代表工作室,组织代表依托“家”“站”接待选民,听取群众意见建议。
 
  发挥主体作用,在履职尽责上取得新成效。按照代表构成建立履职专业分类名册,引导代表发挥优势,做到“四个助力”:助力脱贫攻坚,把代表履职和助推脱贫攻坚有机融合,引导全省8.3万名各级代表发挥各自优势,投身脱贫攻坚;助力高质量发展,积极组织开展“大调研”,两年来共有300多名各级代表参加了74项课题的调研,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助力环境保护,邀请代表参加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直面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督促整改落实;助力社会治理,针对留守儿童、校园欺凌等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问题,组织代表开展调研,积极建言献策。
 
  完善制度机制,在服务管理上出台新举措。在保障代表活动经费上用力,在拓宽知政渠道上用力,在提高代表建议办理实效上用力,在代表履职监督管理上用力。
 
    
 
  在基层治理中贡献代表力量
 
  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 刘立勇
 
  近年来,武汉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深化和拓展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在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有力保障和促进了新时代武汉高质量发展。
 
  注重强基固本,努力提升代表参与城市治理的能力水平。打牢政治基础,严把选举入口关,从源头上优化代表结构、保证代表素质。打牢制度基础,制定代表议案和建议工作条例,制定“两个联系”办法等。打牢服务基础,代表履职档案全记录,每年安排100余名代表回原选举单位述职。
 
  注重守正创新,巩固拓展代表参与城市治理的载体平台。搭建联系平台,常委会组成人员定期走访代表,形成了连接民意、听取意见的直通车。建立代表工作室1173个,代表开展活动有阵地、联系群众有渠道、执行职务有平台。指导各区人大常委会探索代表联系群众的途径和方式。搭建活动平台,连续三年开展代表主题活动,4000余名五级人大代表组成232个小组,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组织代表对35个政府部门229个处室进行评议。搭建知情督政平台,每年举办政情通报会,协调有关部门向代表寄送资料,保障代表知情权。创新代表建议督办方式,建议办理由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健全代表建议办理协同联动机制,推进历史风貌街区保护等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注重履职担当,充分发挥代表参与城市治理的主体作用。在服务大局中体现代表担当,积极服务保障军运会,引导代表就招商引资、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等提出议案,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开展代表视察,督办大会议案,推动出台权力清单、程序清单、责任清单。在行使职权中展现代表作为,发挥代表立法建言作用,修订《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邀请代表深度参加专题询问和电视问政,推动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在基层治理中贡献代表力量,坚持党建引领、双向发力,实现党建工作与代表工作双融合、双促进,出台《武汉市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让依法治理深入人心。
 
    
 
  为代表履职提供服务保障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郭振华
 
  全国人大机关坚持尊重代表主体地位,牢固树立服务代表意识,在各选举单位的支持和协助下,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保障。
 
  在为常委会联系代表做好服务方面:落实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制度,建立常委会会议列席代表座谈会机制,认真听取和交办代表意见建议。研究制定《关于完善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全国人大代表机制的意见》。积极推动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联系相关领域、具有相关专业知识代表,民族委员会、监察司法委员会和预算工作委员会等都已建立相关工作机制。
 
  在推动代表议案建议工作方面:对代表在今年大会期间提出的491件议案和8160件建议深入分析,提出交付审议和交办意见,并首次向代表及原选举单位逐一通报;确定22项、276件重点督办建议,7个专门委员会负责督办;对代表在闭会期间提出的157件建议,也认真受理并交办。推动承办单位落实加强建议内容深度分析、加强与代表沟通联系、建立答复承诺事项台账等机制,更好地回应代表和群众关切。
 
  在加强代表闭会期间活动组织服务方面:坚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代表工作的领导,统筹做好部分代表参与国务院大督查实地调研、考察法院和检察院工作等;认真组织代表进行专题调研、集中视察等活动,就近到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工作平台听取群众意见;积极稳妥推进代表跨原选举单位行政区域进行考察。继续全方位、深层次报道宣传代表履职风采,在全社会树立代表良好形象。
 
  在加强和改进代表学习培训方面:今年共举办7期代表学习班,培训全国人大代表1880多人次,创年度历史新高。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近两年来,共有3100多人次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组织的集中学习培训。增加代表同媒体打交道等应用型知识和人大基础知识的培训,基本实现本届新任基层代表履职学习全覆盖;组织代表分领域开展专题培训,开展党史、新中国史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教育,增强代表依法履职责任感使命感。
 
   
 
  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
 
  全国人大代表 朱国萍
 
  我担任了3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这些年,我感受到“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法治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党心民心越来越凝聚团结,这些都让代表越来越有底气。
 
  一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底气。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确定了我所在的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作为基层立法联系点。4年多来,基层群众在参与立法征询的过程中不断发挥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1900余人次直接参与30部法律的意见征集,归纳整理各类意见建议509条。老百姓在参与立法的过程中,走出家门,敞开心门,以“主人翁”的姿态更积极地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居民们更能用法治思维来商量和解决问题。
 
  二是坚守初心使命的底气。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在我看来,人大代表是一座桥,一头连着党和国家,一头连着万千群众百姓。“萍聚”既是我的代表联络站和工作室,也是基层立法联络站:平日里我敞开大门倾听接收老百姓的声音,遇到有法律草案征询意见时,召集周边居民和相关企业单位、专家学者等相关人士讨论法条,大家畅所欲言,建言献策,我再梳理汇总,带到征询会上。
 
  通过在基层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大家法治意识提升了,矛盾纠纷少了,相互理解多了,人心就能凝聚起来,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才会更扎实、更饱满,也更有温度。
 
  三是民意上传下达的底气。大家叫我“小巷总理”,一边是基层党支部书记,管的是鸡毛蒜皮的“家事”,一边是全国人大代表,讨论的是大政方针的“国事”。正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全面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民意的上传下达,就要多走到群众中去。除了跟随各级人大考察调研,我也会利用一切机会,走社区、走乡村、走单位、走企业,与各行各业的人交谈、记录和回应他们的关切,并就其中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问题展开调研,撰写议案、建议,把老百姓的声音“带上去”。
 
 
《 人民日报 》( 2019年12月31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