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打击整治非法网络支付
黑钱想暗度陈仓,没门
本报北京12月29日电 (记者张璁)针对当前互联网技术和移动设备快速普及、支付场景不断丰富、网络支付业务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迅速滋生非法网络支付这一新型犯罪等情况,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高度重视,多次组织会商研判,全面排查案件线索,深入剖析非法行业生态,严厉打击整治非法网络支付活动,全力服务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工作中,公安机关依托“信息化建设、数据化实战”工作机制,排查出一大批非法网络支付情报线索,办理了一大批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案件,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非法网络支付行业生态,查找行业风险漏洞,推动强化风控防线。今年以来,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相关地方公安机关破获重大非法网络支付案件15起,抓获一大批犯罪嫌疑人,涉案资金540亿余元,取得阶段性打击战果。辽宁大连警方破获的“深圳爱贝公司”案中,平台以“聚合支付”为幌子,向他人提供非法资金支付结算服务,涉案金额高达92亿余元。浙江缙云警方破获的“凯因卡德公司”案中,银行工作人员与非法支付平台内外勾结实施犯罪。湖北汉川警方破获的“上海迪付公司”案中,平台搭建72个非法支付通道,提供给违法犯罪主体使用,交易金额高达131亿余元。山东烟台警方破获的非法经营案,一举铲除“抓蛋”“打字练习”“趣跑”等多个非法平台,关闭30余个境外赌博、私彩网站的境内资金结算通道。
人民银行依托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工作机制,强化监测,主动排查,严惩非法经营支付业务的违法违规行为。今年以来,向公安机关移送一批无证经营支付业务线索,协助公安机关打击查处了一大批非法经营案件。
据了解,非法网络支付活动主要有以下突出特征:一是服务对象范围广泛,为网络传销、非法期货、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各类上游违法犯罪提供非法资金通道,帮助其转移资金,极大助推违法犯罪活动发展蔓延。二是主体关系交叉复杂,非法支付平台和上游违法犯罪活动之间呈现一对多、多对多交叉服务态势,即一个平台同时为多个违法犯罪活动提供非法支付服务,违法犯罪主体亦同时使用多个非法支付通道,主体关系交叉错乱。三是助长信息买卖“黑产”发展蔓延,非法支付平台大量使用空壳企业、虚假商户,极大助长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企业信息买卖“黑产”。四是社会危害严重,非法网络支付在合法资金通道与违法犯罪活动之间搭建“地下通道”,形成“资金池”,帮助违法犯罪资金逃避监管,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危害支付安全。
公安部、人民银行将密切配合,严厉打击整治非法网络支付活动。同时,呼吁广大群众自觉抵制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 人民日报 》( 2019年12月30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