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食品 >

“洋奶粉”遭遇信任危机

2015-03-16 09:08 来源:国际金融报


    ◎ 本报记者 姚以镜 《 国际金融报 》( 2015年03月16日   第 29 版)
 
  2014年,中国游客赴境外抢购奶粉的新闻不绝于耳。“有时买一包德运,我得要等好几天,超市的货架上经常是卖空状态。”在墨尔本大学读书的Emily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中国人抢购外国奶粉的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消费者对于国产乳业的不信任。“无论是中国品牌还是洋品牌,只要是在国内售的绝不买。”准妈妈丽娜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而这样的“决心”体现得更多的却是无奈。

  “不是我们不想在国内买奶粉,只是对于奶粉安全,实在不放心,也不敢相信了。”

  德、新“沦陷”

  而如今,国外奶粉也没那么“靠谱”了。首先曝出问题的是以严谨认真出名的德国。

  几年来,德国产婴儿奶粉成为许多中国家长的首选。尤其是美乐宝(milupa)公司的爱他美(Aptamil)系列婴幼儿奶粉最受欢迎。此外,德国HiPP(喜宝)奶粉也很受中国家长们的信赖。但由于相关奶粉制造企业的销售策略,包括爱他美在内的许多奶粉产品长时间无法在中国通过官方渠道出售。所以,中国家长们不得不求助于愈加强大的海外代购大军,不惜支付比德国市场零售价高出三四倍的价格购买德国原装的婴儿奶粉。

  最近,德国从事消费品质量检测的Oko-Test杂志对德国市场上的婴儿奶粉产品进行了一次评测,结果让人大跌眼镜。该杂志用德国中学的评分标准对14款德国市面上的婴儿奶粉进行了评测。评分结果分6个等级,分别是1分(非常好)、2分(好)、3分(满意)、4分(及格)、5分(不及格)、6分(明显缺陷)。Oko-Test杂志表示,评测结果总体上来说非常糟糕,只有两款产品得到了2分。另外有4款产品质量完全不及格,6款产品刚刚及格。有些问题在以前的评测中就已经出现过,有些问题则是新的:包括含有害油脂、氯酸盐残留、细菌污染及产品包装标注上的缺陷。

  其中,在美乐宝公司的两款奶粉中均发现了高含量的氯酸盐,已经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在2007年制定的每日容许摄入量(ADI)。

  按照Oko-Test杂志的说法,氯酸盐会阻碍甲状腺吸收碘。对于儿童来说,足够的甲状腺激素对于其生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氯酸盐还能破坏红血球,从而影响血液运输氧气的功能。

  此外,有害油脂也是此次评测的另一个关注重点。结果显示,平均来看,添加脂肪和油脂成分的情况有所改善。在雀巢、米拉山(Milasan)、美乐宝的爱他美白金版和喜宝Bio Combiotik Bio初生婴儿1段奶粉中都只检出了有害油脂极少量痕迹,但在其他的10款产品中含量仍是过高。

  德国“沦陷”,另一个备受中国消费者青睐的乳业大国新西兰也未能幸免。3月11日,有媒体报道,新西兰农场主联盟(Federated Farmers)及最大乳制品生产商恒天然(Fonterra)2014年11月收到匿名包裹,内藏掺有毒药的婴儿配方奶粉,要求当局在2015年3月底前停用有害杀虫剂“1080”。  

  由于乳制品占新西兰国内生产总值逾7%,去年出口额达110亿美元,当局对该事件不敢掉以轻心。新西兰副警察总长克莱门特表示,已交由36名警员组成的小组调查,并警告父母应仔细检查奶粉包装是否有异。当局已测试4万个奶制品样本,未发现含有毒性。

  尽管如此,影响已经造成。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3月11日报道,新西兰婴幼儿配方奶粉出口协会主席迈克尔·巴内特表示,众多小型公司纷纷反馈称,来自中国的奶粉订单出现大幅削减。他说:“我们最初受到的反馈来自网络销售。他们收到的订单出现减少,一些公司的减幅甚至高达70%。”

  国产翻身

  国外奶企遭遇信任危机也让国内奶企看到了希望。2015年被业内认为是中国乳企的翻身年,关键在于“翻身仗”该怎么打。

  而在此之前,中国乳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市场整顿历程,可喜的是,国产奶粉的质量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大有翻身之势。自2013年,中国政府出台乳业新政以来,两年的时间里,国产奶粉进步飞快。这期间,政府不遗余力整顿国内奶粉行业,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一大批中小企业被淘汰出局,而以一些大型实力乳企为代表的本土奶粉品牌优势便得以显现。加之国内舆论环境的紧迫感促使,按照目前的行业准则来看,中国乳品品质已经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与此同时,乳企间的并购整合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可以说,刚过去的2014年是不平静的一年。兼并重组、婴幼儿乳企换证大考、追溯体系建设……一场中国乳企的振兴战略正在拉开序幕。洋品牌开始频攀本土乳企高枝,国内乳企之间则不断深化合作,走差异化战略。

  1月9日,贝因美婴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正式收到商务部批复,商务部原则上同意恒天然战略投资贝因美,要约收购贝因美公开发行的A股普通股,收购数量不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0%。事实上,早在2014年9月,恒天然就宣布拟以18元/股的价格要约收购不高于2.05亿股贝因美A股股份。

  2014年10月8日,荷兰皇家菲仕兰有限公司(菲仕兰)与中国辉山乳业控股有限公司(辉山乳业)联合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各占合资公司50%股份,在中国运营完全垂直整合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供应链。对于合作,双方表示将发挥各自强项:辉山负责上游,向合资公司供应自家牧场的原料奶,而菲仕兰优势在于运营供应链专业以及营销能力,负责下游产品,分享自身在中国的婴幼儿配方销售网络。

  外资频向中国乳企伸橄榄枝的一大原因是中国政府对于本土品牌的扶持。“外资乳企这两年吃了不少苦头,眼见政策扶持国产奶粉,开始主动向他们靠拢以寻求安全栖身之所”。

  投融资与IPO咨询机构前瞻投资顾问分析认为,这几年中国的养殖业大滑坡,恒天然通过入股、战略合作等形式,加速对中国市场的布局,或引发国内婴幼儿及乳业市场的进一步竞争。

  业内人士预测,2015年,国内乳业将迎来更加剧烈的整合,为应对市场变化,不仅是与国外乳企合作,国内乳企之间也纷纷积极变革,走差异化路线。一些中小乳企如果等不来被并购的机遇,很有可能因为生存压力而考虑“关门”。

  今年1月14日,飞鹤乳业顺利完成了对吉林艾倍特乳业的全面收购,紧接着传来飞鹤将出资3亿元收购关山乳业70%股份的消息。飞鹤乳业相关人士称,公司收购关山乳业目前已经达成战略合作初步意向,这也使飞鹤关山并购成为国内首家完成牛羊跨界合作的企业。

  业内人士认为,2015年中国乳业面临的阵痛期短时间内不可能消退,随着消费日趋理性,二胎政策逐步放开,老牌的奶粉企业或将涅磐重生。此外,未来投资准入放宽,将为更多实力乳企提供参与全球产业链合作,这也是中国乳业实现资源更高效配置最佳途径。

  大数据论坛(CSISC)的分析结果显示,国产奶粉的占有量正在不断的扩大。

  相信随着国产奶粉的发展,随着一些责任乳企的不断作为,优秀的国产奶粉将逐步取代海淘、代购、大包粉等来历不明的婴幼儿奶粉,成为众多家长的全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