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评论 >

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珍惜一带一路孕育的希望”

2017-09-20 07:2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珍惜一带一路孕育的希望”(评论员观察)
吕晓勋
 
  齐心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一定能为人类带来新的希望、为历史孕育新的可能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9月19日,2017“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甘肃敦煌召开。丝路重镇响起“一带一路”的乐章,媒体交流碰撞文化对话的火花,与会代表见证了“一带一路”倡议在这座古城掀起新的时代浪花。
 
  从2014年至今,媒体合作论坛连续4年吸引着全球目光。正如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所言,这一全球媒体盛会,已经形成了巨大的“磁场效应”。产生强大吸引力的,不仅是与会300余家中外媒体的“气场”。《俄罗斯报》社长帕维尔·涅戈伊察道出众多与会者的心声:“人们已经厌倦了恐惧、焦虑,厌倦了战争和恐怖活动,人们需要希望。”“一带一路”倡议提出4年多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联合国的重要决议也纳入了“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为什么?正是因为人们在其中看到了新的希望。
 
  大型石油钻井机搭乘国际货运班列运往土库曼斯坦,蒙内铁路让肯尼亚的内罗毕和蒙巴萨之间的往来时间缩短到原来的1/2,乌兹别克斯坦的大学生来到深圳学习4G基站搭建……“一带一路”托举起许多梦想,点燃了很多希望。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一带一路”建设为有关国家创造了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余个就业岗位。与会的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郑必坚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向何处去”的十字路口,“一带一路”倡议应运而生,“标志着经济全球化正在由海洋经济全球化,大步迈向海陆经济全面打通,这样一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经济全球化新阶段。”
 
  “一带一路”沿线,无数人已沿着这条希望之路启程。敦煌所在的甘肃省,历史上就是丝绸之路的要道。从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琳琅满目的展品,到搭乘“天马号”中欧班列远销海外的瓜果蔬菜,这个中国西部省份正大步走向世界。而处于“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海南省,开通了至东南亚及其他沿线国家和地区航线52条,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签署协议60多项,正在再现“海上黄金航道”的繁华兴旺。为什么中国从沿海到内陆,都如此热切地拥抱“一带一路”?郑必坚给出答案:海洋经济和内陆经济,将全面带动中国东中西部的经济跃升,这是新一轮的联动发展。
 
  这是一个经济的故事,更是一个文化的故事。敦煌本就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纽带,历史上曾联结起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四大文化体系。数千年来,不同的文化在这条古道上交流碰撞,演绎出不同的乐章,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宝库。有学者曾考证,中国民间的虎头帽,竟是源于古希腊英雄赫拉克勒斯的狮子帽。恰如西班牙艾菲社社长何塞·维拉所说,过去,敦煌是商队穿越沙漠前歇脚蓄力的地方,中西方的知识在这里汇聚。媒体人相聚敦煌,同样是珍惜“一带一路”带来的文明交流的希望,期待在这东方与西方、古老与现代交汇的构想中,打开人类文明未来的可能性。
 
  今天,人们甚至不再需要踏浪耕沙,只需轻点鼠标就能联结山海。但是,文明的交流可能也并不如想象的那么顺畅。论坛上,百度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谈到自己的一个体验,由于每个国家的插头制式、电压都不太一样,在“一带一路”上旅行,往往需要带上电源转换插头。看起来是技术问题,背后却折射着历史的不同、国情的差异。相较于过去以百年、千年计的文化交流,我们今天可说是“只争朝夕”。信息时代中,全球化场景下,要让插头对上插座,要让民相亲、心相通,最终还是要靠文化的交流、文明的对话。习近平主席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总结丝路精神,赓续这样的精神遗产、文化遗泽,才能绵亘万里而如比邻、延续千年而如新知,绽放出新的文明之花。
 
  会议结束时,缅甸媒体人丁温在现场留言:“‘一带一路’是我们的help(帮助)和hope(希望)”。张骞策马西去,郑和扬帆南下,马可·波罗东来……我们的祖先在这大陆大洋上,挽起人类友好交往的纽带,写下文明交流的篇章。今天,齐心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共同描绘“一带一路”蓝图,我们就一定能为人类带来新的希望、为历史孕育新的可能。
 
 
《 人民日报 》( 2017年09月20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