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实脚步引领复兴之路(砥砺奋进的五年·为了总书记的嘱托)
本报评论员
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改革发展、情牵百姓冷暖,每年都深入基层一线考察调研,察细微处、关枝叶情,谆谆嘱托、殷殷厚望。五年来,总书记的脚步走遍大江南北、声音回响在辽阔大地,总书记的言行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砥砺奋进、开拓前行。从今天起,本报开设“砥砺奋进的五年·为了总书记的嘱托”专栏,集中推出系列报道,忆当年事,访当事人,道鱼水情,再现生动场景和感人细节,真实反映总书记考察后当地发生的喜人变化,生动折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充分展示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格魅力和为民情怀,真切展现干部群众对党的十九大的热切期盼和对总书记的深情爱戴。
这是迈向复兴的新长征。这是踏石留印的实干兴邦之路。
沿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的足迹回访,深圳莲花山公园里,五年前总书记挥锹铲土种下的高山榕如今长得挺拔而茂盛;大理古生村旁,“立此存照”后愈益清澈的洱海风景如诗,涛声隽妙;格尔木的长江源村,村民们至今聚在一起还在聊着总书记来家时的情景……各地日新月异的可喜变化、人们昂扬奋发的精神劲头,成为这五年改革发展的生动注脚,勾勒出中国社会转型跨越的壮阔场景,映照着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民族复兴的奋进足迹。
“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十八大以来,从白山黑水到琼海三亚,从田间地头到边关哨所,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踏遍神州大地。为了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他先后前往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到困难群众家中拉家常,问细账,解忧难。王宪军、吕侯生、郭永财、徐学海、申格……这是一张充满温度的走访名单;“建新房多少钱”“出山多长时间”“粮食够不够吃”“灾后重建怎么样”“孩子有没有学上”……这是一张无微不至的暖心清单。“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下一步步变为现实。
足迹中有对人民群众的牵挂,也有对治国理政的思考。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所走过的地方,见证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执政风格,也标注着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新路。从十八大后第一次外出考察首选广东,誓言“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宣示把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展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再到规划雄安新区千年大计,做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战略选择……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治国理政的第一线,由小见大,以点带面,深入浅出阐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亲自谋划推动重大战略、专题部署重大任务。在取得历史性变革的这五年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13亿多中国人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五年来,总书记的嘱托,转化成砥砺奋进的行动,呈现为振奋人心的变化。四川雅安灾后重建,白墙青瓦浴火重生;江西井冈山不忘初心,脱贫攻坚率先“摘帽”;长江黄金经济带横空出世,擎起绿色发展绿色生活新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如火如荼,非首都功能有序疏解……“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信念,“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担当,正是各地各部门“四个意识”的体现,也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让我们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使命,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断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 人民日报 》( 2017年09月20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