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评论 >

人民时评:还乡笔记里的乡愁共鸣

2015-02-27 09:44 来源:人民日报

还乡笔记里的乡愁共鸣(人民时评)

    李洪兴

  当今中国,春节假期可谓城乡之间最生动、也最深刻的互动。羊年春节,这样的互动因为一个博士生的还乡笔记,有了更丰富的色调。

  《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微信朋友圈热转的这篇还乡笔记,作者是上海大学博士生王磊光,文中描述了自己返乡的见闻:交通没有那么拥挤了,但人与人之间联系渐渐疏远,农村年轻人的婚姻受到了物质挤压,知识的无力感变得强烈……许多网友在转发时,不忘加上“感同身受”的评价。

  与这些还乡笔记一样,从去年春节到今年春节,本版推出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师生撰写的“回乡观察”,也以个人化的视角,关注乡土中国向着现代中国切换的进程。乡里人际、传统习俗、情感伦理、留守空巢、婚丧养老……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文字、饱含时代气息的思考,切中了一个时代共同的心灵课题:转型中的当代中国社会,从何处来,又往哪里去?

  这是一个远比记录里所见所闻更复杂的问题。即便有1000篇还乡笔记,也难以完全还原这个在现代化之路上一往无前的中国。各个地区、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不同的乡村样本,会带出各异的体悟和结论。让人欣慰的是,回乡笔记中的所思所想,竟能在“红包雨”“摇一摇”的夹击下,引来如此广泛的共鸣,正说明很多人都有“回不去故乡”的感受、都有“记得住乡愁”的诉求。

  不可否认,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城镇化的结构变迁,让家乡不复是“鹿港的渔村、鹿港的小镇”。中国历史上,恐怕再没有哪一个阶段像近30多年这样,有如此多的人离开故乡——这可是在一个有着“安土重迁”传统的国家。于是,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在想象的故乡与现实的故乡之间,形成了一个情感的共同体,营造了一个“隐形的中国”。或许感同身受,或许一笑了之,但不能不承认的是,无论在文化、心理上,还是在伦理、价值上,变动中的秩序拷问着人们应该如何找准远方。

  美国记者何伟曾用自身体验写下变迁中国的“三部曲”,在经历文化与心理的磨合后,这位“老外”感叹,在中国“常令我产生自己正在老去的感觉”,因为这个国家所具有的那么多活力,都来自那些奔波于城乡之间的年轻人。的确,从满怀憧憬的打工者,到满脸稚气的大学生,这些“城乡人”一次次的返乡与回城中,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用自己的欢笑和迷茫,给出同一问题的不同答案。这个问题,正如其书名所言——“寻路中国”。

  每个人给出的答案,又会在多大程度上牵引着我们未来迈进的方向?学者梁鸿曾用记录者、观察者的角度,在《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中,追寻着梁庄这个典型的中国村庄中,村民用身体力行给出的回答。即便仍有困惑,但也不会有太多人想要回到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所描述的那个“熟悉而陌生”的社会。乡村是中国的地基,但城市有中国的未来,正如春运返程的路上无数人留恋却坚定的出发,中国也只会走向更好的未来。

  还乡笔记记下的,也是一道转型中国必须面对的考题。聆听这一只“啼叫在乡愁者心窝”的蟋蟀,关注这一张“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的车票,才有“记得住乡愁”的全面小康。

    《 人民日报 》( 2015年02月27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