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评论 >

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拨响税收增减的法治算盘

2015-02-11 08:24 来源:人民日报

拨响税收增减的法治算盘(评论员观察)

    周人杰

  再有理的事,也得依法办。靠法理说通道理、做通情理,群众才能服理、服气、更“服法”
  
  本月起,电池、涂料将被列入消费税征收范围,适用税率均为4%。这是继成品油消费税上调之后,我国对消费税征收范围的又一次扩容。“消费”二字的冠名,使得这一税种与消费者关系格外密切,格外受到社会关注。

  对此,也有人表示不解,抱怨只增税不减税,进而出现了这样那样的说法。的确,税收的进与出、加或减,直接连着民生、民心,怎么征,征多少,都得认真拨拉一下法治的“算盘”。

  先说道理。电池、涂料的生产、使用或废弃,与燃油造成的尾气排放类似,都会对环境产生危害。对于此类破坏生态、消耗自然资源的商品,通过加税进行引导、调节,属于国际通例。相反,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及新能源车利于环保,则规定免予征收。可见税收调节与促进消费需求,并不矛盾。再讲法理。消费税的减和增,主要依据的是2009年实施的消费税暂行条例,在税收法定的程序上,符合基本的遵循,拥有相应的授权。

  其实,道理与法理一定有相通之处。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运用好了能调节收入差距、有利发展生产。譬如,群众需求较多的婴幼儿奶粉,进口关税从15%下调到5%。截至2014年底,“营改增”试点共410万户,95%的纳税人税负下降,合计减税1918亿元。最新的消息是免征小微企业的借款合同印花税,提高增值税、营业税的免税额。近两年,全国税收增速从两位数回落至9.8%、7.8%,宏观税负实际上在逐年减轻。

  与此同时,该涨的税目也要涨。涨,并不意味着“吸金”、掠夺财富。且不论奢侈品、烟酒的加税,有助于收入分配的调节,即便一般性的契税、车船税,最终也会体现社会主义的性质、公平正义的追求,取于民、用于民,用在教育、医疗、扶贫等民生的改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当我们抱怨少加了几升油时,不妨想想这句话,不妨想想空气的清洁、道路的优化,所需的钱从哪里来?私人的消费与公共的支出,是不是应当更均衡?

  当然,现行的税收制度确实还有完善的空间。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是财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现实中,“房姐”“房叔”等现象出现,迫切需要房地产税的立法提速,来加以治理。个人所得税最容易让中低收入者引发“税感焦虑”,如何从分项征收走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减免“上有老、下有小”的负担,扣除还房贷、再教育的费用,这些已在改革路上。

  尽管税收相当于我们“共同的消费”,可毕竟关联群众的钱包,最敏感,也最需要“艰难的说服”。一方面,调税离不开事前的解释说明,以及对困难群体的照顾施策。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税收的道理掰扯起来,但凡有理性的人,都会点头,可是服理不等于服气。心服口不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家对更高水平的依法治税的期待。还拿成品油消费税举例,从税收的固定性来看,调整的频次略多,且如一位人大代表所言,依据的条例位阶不高,暂行的时间过长。

  税收需法定,不能总“暂行”。据财政部门负责人介绍,落实税收法定原则,今后税收条例会逐步改成立法。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立法法的修订将成重头戏,未来税种、税率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加多少、减多少,怎么加、怎么减,都需要更高位阶的法律授权,必要时甚至要到立法机关“过过堂”。再有理的事,也得依法办。靠法理说通道理、做通情理,群众才能服理、服气、更“服法”。

  “税收是我们为文明社会付出的代价。”照章纳税,必须守法;照章收税,同样也必须依法而行、循法而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中就强调,“严守法治原则,一切依法办事”。看似增添些许法治成本,降低的却是治理的门槛,换来的将是人民群众对税制、对改革的真心支持。

    《 人民日报 》( 2015年02月11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