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治理公务员腐败需更多投入(深度观察)
本报驻德国记者 郑 红
德国《世界报》近期刊登了一篇题为“这就是腐败公务员的大本营”的报道,揭露了德国联邦和各州公务员腐败的状况。
根据德国联邦刑事调查局的数据,2013年,腐败案件总数上升到1043起,比前一年增加了2%,腐败带来的损失高达1.75亿欧元,而这一数据尚未反映全貌。
文章记述了一些具体案例。在德国联邦内政部的采购部门,一位公务员制造虚假发票,并且操纵招标程序,很多年未被发现。更为惊人的是,他为自己和妻子领导的公司谋取订单,政府因此损失至少65万欧元。目前,因涉嫌职业欺诈、伪造证明、贪污以及滥用博士头衔等问题,该公务员正接受调查,同样接受调查的还有他的妻子。
德国联邦犯罪调查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在联邦州层面腐败案件数量不均,这也反映出各联邦州打击腐败的力度不同。其中,2013年案件数量最多的是北威州,有464起;随后是巴伐利亚,209起;勃兰登堡州有163起。案件数量最少的莱法州仅有15起。《世界报》的报道认为,北威州的案件数最多不仅因为它是德国人口最多的联邦州,更因为那里的调查人员格外认真。
透明国际呼吁德国各联邦州为反腐投入更多努力。该组织在德国的主管赖纳·许佩尔认为,各联邦州所展现出的反腐决心不同,投入自然有差别,如北威州有4个反腐重点检察机关,警察局还设有两个额外的专门单位来反腐,而在莱法州则未设重点反腐检察机关。在北威州,平均每10万人的腐败案件数为2.6起,而同样人口众多的莱法州每10万人只有0.4起。勃兰登堡州的人均案件数最高,为每10万人6.7起,这也反映出勃兰登堡州对反腐格外重视。
在联邦政府层面也存在腐败现象。对外联系比较多的公务员岗位和涉及公共领域订单、补贴以及资助资金的岗位,可能格外滋生腐败。在德国外交部,签证的发放常常引来争议,外界曾指出其中涉嫌腐败问题。德国内政部一份未公开的报告显示,有4件涉及德国驻外机构的贪腐案件目前已进入侦查程序。德国联邦就业局的工作人员也面临很多批评。在斯图加特的职业介绍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因在工作中对女客户提出性要求被指控,最终因严重侵犯他人和受贿被判处两年有期徒刑。
报道称,被公布的腐败案件中,60%来自一般公共管理领域,事实上,在经济、司法、政治领域也存在腐败。在联邦范围内,有12起腐败案件涉及议员。例如在图林根州曾有投资方为了建设一个专业电子市场向前内政部长行贿。
数据显示,一些腐败现象也难以受到相应惩罚。柏林总检察院反腐中央办公室主任吕迪格·莱夫称,2014年9月以前,议员只有在被收买投票时才会受到处罚,现在与议会工作有关的行为会受到严格监管,如有不当也会受处罚,例如在立法程序中通过演讲施加影响也会被视为受贿。不过,莱夫也承认,在现实中,很难证明一名官员提出议案是全然出于自己的信念,还是因受贿而在为行贿方说话。
议员观察组织负责人格雷格尔·哈克马克说,目前针对议员受贿的法规不够完备,在实际操作中对有贪腐行为的议员进行惩罚非常困难。因此他呼吁德国进一步完善法律。
欧洲委员会反腐败国家集团今年1月底也敦促德国制定更严格的法律防范政治腐败,其中重点是议员之间的利益冲突、游说团体参与立法过程以及司法独立等。
(本报柏林2月5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5年02月06日 2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