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滥用“学生工”的歪风(纵横)
斯涵涵
据报道,在一些制造企业生产线上频繁流动的工人中,除农民工群体外,还有一个不被人了解的特殊群体。他们就是由学校带队参加“顶岗实习”的中专或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军,从事着与工人完全一样的工作,却拿着可能低于正常的薪水。
中职学校组织实习,是学生接触社会、接受思想教育和劳动教育、了解岗位知识、培养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为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工作,2001年颁布实施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制订了一整套严格措施,如“实习单位应向实习学生支付合理的实习报酬”“为学生实习提供必要的实习条件和安全健康的实习劳动环境”等。然而,这些具体要求在输送“学生工”所带来的巨大利益面前,往往被漠视。
据调查,学校送来一名“学生工”能获利上万元。一边是企业面临的用工荒,一边是中职学校掌握的大量学生资源,原本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很容易变异为校方和企业各取所需的灰色利益链。一些学校忘记了教书育人的宗旨,利用教育管理者的强势地位,把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把安排“学生工”实习顶岗当做发财的旁门左道。超期实习、工作时间超标、高强度的重复性劳动、精神压力大等非法用工实情,让尚未成年的中职生还未工作便已心生倦怠。
“学生工”在劳动密集型企业被大量征用,做着普通工人的工作却拿着低于正常工人的薪水,这种尴尬而无奈的身份,背离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良好初衷和实习目的,侵犯了学生及未成年人的权益,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学生工”泛滥缘于监管缺位。目前在珠三角各类电子厂生产线上来顶岗实习的“学生工”,无疑是一个令人忧虑的庞大群体,牵涉着学生的权益、企业用工的规范以及社会公平。但正是因为企业与学校相互串通、教育主管部门的失察失责,加之在校学生实习和企业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处于劳动监察的空白地带,学生维权困难。暴利背后的违规成本几近全无,导致近几年来滥用“学生工”现象不但没有得到有效管控,而且层出不穷,愈演愈烈。
遏制滥用“学生工”的歪风、保护实习生权益,刻不容缓。相关部门应积极研究制定学生实习与管理的有关制度和措施堵漏补缺,厘清正常实习与顶岗实习牟利之间的差异,加大对违规实习的监察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严厉打击以牟利为目的的“校企联盟”,斩断“学生工”后面的利益链,从而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实习工作健康开展,维护学生权益和社会公平。
(摘编自12月22日《法制日报》,原题为《斩断学生工后面的利益链》)
《 人民日报 》( 2015年12月23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