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时新闻 >

28亿只咖啡杯去了哪里(环球走笔)

2020-03-03 08:5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8亿只咖啡杯去了哪里(环球走笔)
 
 
李 强
  “每小时德国人会扔掉32万只一次性咖啡杯。”当德国环境部长舒尔策去年道出这一事实时,很多人感到震惊。
 
  1小时32万只,1年就是28亿只。德国垃圾回收率高是世界闻名的,帆布购物袋和饮料瓶回收机已是日常标配,但28亿只咖啡杯尴尬地揭示:德国每年人均产生超过226千克包装垃圾,高居欧洲第一。
 
  网购包裹、餐饮外卖、超市里分装的水果和奶酪……种种生活便利的背后,是与日俱增的环境压力。在德国,塑料包装回收率声称达到近50%,但这仅指回收企业收到的垃圾量,最终循环利用率只有15.6%。饮品、食品包装不在此列,这些塑料或塑料涂层纸,因为回收成本太高,最终被焚烧或出口到其他国家。
 
  去年,波兰城市罗兹的垃圾填埋场屡屡发生火灾。当地调查发现,超过25%的垃圾来自德国,绝大部分并未通过合法申报。土耳其、乌克兰等国进口的欧盟垃圾近年也在增加。在这些国家处理垃圾费用只需德国的一半,而在一些亚洲国家禁止垃圾进口前,欧盟垃圾出口商甚至能赚得丰厚利润。
 
  长期以来,发达国家的垃圾“高回收率”神话,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这样的“环境压力转嫁”。
 
  德国有世界顶尖的垃圾回收技术,却选择将垃圾运出国门,凸显了全球垃圾治理的难点:在利润面前,人们本能地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案,因此欧美国家放慢了对塑料垃圾的治理步伐,甚至推出更多更复杂的产品包装;发展中国家不但要接纳发达国家转移出的环境负担,还面临环保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
 
  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和环保意识的提升,全球垃圾治理的结构性失衡正在显现,发达国家对垃圾“眼不见,心不烦”的态度难以为继。更何况,送出去的垃圾和污染,最终会通过大气、水源和食物链由全球共担,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追逐利润造成的难题,或许可以以经济思维探寻出路。几年前欧盟对超市塑料袋收费后,塑料袋使用量下降近一半。欧洲环保人士不止一次呼吁,应当对非再生塑料包装额外征税以减少其使用量,这并非苛求。如今坦桑尼亚、肯尼亚和卢旺达等国已经全面禁止塑料袋。
 
  “谁污染谁埋单”,这个道理不难理解。当人们要为一次性咖啡杯承担真正足够多的成本时,或许就会放慢脚步,用瓷杯喝咖啡了。
 
《 人民日报 》( 2020年03月03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