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合作的明天会更好”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陈效卫
“中俄合作,史上最好,未来更好。”这是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经常讲的一句话,也是俄罗斯专家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口头禅。随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新阶段,两国合作日趋密切顺畅,在很多领域堪称“心有灵犀”,中俄合作的明天会更好。
位于车里雅宾斯克州的660兆瓦特罗伊茨克电站工程是中企在俄承建单机容量最大的火电项目。作为承建单位,黑龙江火电三公司自2011年开工以来,与当地合作日趋顺利。公司总经理郭江滨告诉本报记者,除了优势技术和良好信誉外,中国人的敬业吃苦、助人为乐精神对促成双方合作也产生了积极作用。
中国公司把“学雷锋”活动带到当地,如募捐、清扫广场、粉刷医院墙壁以及维修孤儿院、学校和教堂等场所,当地人从一开始的不理解转变为后来的感激。郭江滨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只要心相通,即便语言不通,同样也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作为卡卢加州第一家投产的中资企业,亚普公司90%的雇员是当地人,年产50万只汽车油箱,在俄同类企业中位居第三。卡卢加州州长阿尔塔莫诺夫不止一次地感谢中国企业帮助当地“先富起来”。公司总经理袁亚明告诉记者,中企在当地一落地,州长就把手机号告诉他们,说“有问题打手机,24小时不休息”。他甚至还可以直接到州长办公室提问题,提升了合作力度。
地处伏尔加三角洲的阿斯特拉罕州,与中国相距数千公里。在距该州州府不远的瓦洛达尔区有一座全州规模最大的中国农业大棚,面积达9公顷,黄瓜、西红柿等蔬果年产量为1000吨。负责人王伟向记者介绍说,在阿斯特拉罕州建大棚,最主要是因为当地政府在水电、土地、税收等多方面给予优惠,并提供了良好的后勤保障,为他们免除了后顾之忧。
农业大棚在填饱了当地人肚子的同时,也塞满了当地人的“钱袋子”。基地常年雇佣60名当地村民进行日常维护,高峰时达到200人,村民在富起来的同时,也提高了责任感。当地负责农田管理的官员告诉记者,在这里,“职工比老板更有工作激情”。
与工农业领域的合作不同,人文交流润物无声,更容易直达心底。2012年底成立的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访客量已由2013年的1万人次上升到2014年的6万人次。
年逾花甲的米哈伊尔大学时主修汉语,他动容地告诉记者:“我热爱中国文化,却从未到过中国。感谢中国文化中心,让我能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弥补了我一生的遗憾。”
(本报莫斯科5月5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5年05月06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