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岂当选择“买椟还珠”(环球走笔)
赵明昊
随着5月7日大选临近,英国媒体渐次迎来报道高潮。不过,与媒体的狂热相比,普通英国人倒没那么投入,乃至近期一家名为“公共政策研究机构”的中左翼智库开始呼吁,“在年轻人18岁后第一次选举中应该强迫他们投票”,避免投票率过低。
2015年是《大宪章》签署800周年,在这样一个对英国有纪念意义的年份,号称“民主进程样板”的英国却面临大量民众不愿行使投票权的尴尬,或许正应了英国《金融时报》的评论,“英国的政治已经落后于这个国家”,英国需要考虑一种新的治理方式。
英国人对选举的“政治冷漠症”早已是“痼疾”,并非“新病”。过去100年间,英国仅仅在二战后初期一度出现大选投票率达80%以上的情况,随后不断下滑。2001年英国大选的投票率只有59%,创下了1918年以来历史最低纪录。而18至24岁青年选民的投票率,近十几年来一直徘徊在40%左右。
事实上,“选民的沉默”已经成为西方很多国家选举民主的重要特征。在美国,2008年总统选举投票率达到40年来最高纪录,也不过只有61.6%。就像英国学者安东尼·阿巴拉斯特总结的,“在两个以上党派分享选票的情况下,一个政府往往是由最大少数派上台的,政府也只是代表了最大少数派”。
一些西方学者指出,低投票率表示多数人对政治制度基本满意,意味着整个社会在重大基本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不过,这解释不了美国强力制止“占领华尔街”运动所引发的流血冲突。还有学者表示,“后物质主义”让人们走向自我,不再关心政治。不过,这也解释不了苏格兰独立公投高达84.6%的投票率。
或许问题出在对“民主”形式的误解,低投票率只是民众“理性不参与”的一种表达方式。美国经济学家安东尼·唐斯在《民主的经济理论》中认为,投票需要付出时间、金钱等成本,当投票的收益小于成本时,就会出现理性弃权。这也可以解释为何英美的年轻人虽然高度认同民主选举形式、积极参与政治,但是投票参与率很低。美国政治学家迈克尔·罗斯金也指出,政治候选人总是宣称类似的东西,电视广告长时间地出现低级、肮脏的政治观点,足以让选民在选举时对他们感到厌恶,并认为投票与否区别不大。
已故英国工党政客彼得·肖尔曾把竞选宣言称作“政党与选民的契约”,但在2010年,自由民主党为了和保守党组建联合政府,放弃了大选时声称要取消大学学费的承诺。在被选民追讨说法时,自由民主党回应称:“我们签署了联合执政协议。”可问题是,选民并没有投票给这份协议。
实实在在的数据表明,西方一些国家的“投票民主”显示了疲态,因为选票常常约束不了政客的背信弃义。显然,民众需要的是社会的良治,而不是“买椟还珠”。
《 人民日报 》( 2015年04月20日 2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