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我分别去了姑姑家和舅舅家拜年。姑姑家住西峡县丹水镇谭沟村,舅舅家住在西峡县田关乡曹沟村,两个村相距十多公里。通过观察了解,我对两个村庄处理垃圾的方式有了不同的感受。
姑姑家所在的谭沟村是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样板村。村子里两层小楼鳞次栉比,一条条干净的水泥路纵横交错,几乎每个院落里都种着几株常绿的树木,墙角里都留出一块十多平方米的菜园,没有垃圾,没有粪便,没有污水。虽然是隆冬时节,整个院落散发着绿意盎然的气息。
舅舅家所在的曹沟村,虽然同样是条条水泥路通四方,同样是两层小楼,可给人的感觉却不舒服。首先,一些人家养的家禽和家畜四处乱跑,村子里到处都是“地雷”,稍不注意就会一脚踩中;农作物秸秆随意堆放,一阵风过后,秸秆到处乱飞,一片凌乱;一些农民将生活垃圾随意倾倒。舅舅家门前有一块竹林,竟成了附近村民的垃圾场,时值深冬,仍然能闻到阵阵异味。
两个村庄相距不远,缘何出现两种迥然不同的景象?根源在于是否建立垃圾处理体系。谭沟村从一开始筹建就将垃圾处理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村子里每隔十多米就设立一个移动垃圾桶,每天有专人将垃圾清理运到村头的垃圾中转站。村民自发组织了一个环卫队,环卫人员每天对村子卫生进行监督巡察,村民们养成了不乱丢垃圾的习惯。
而曹沟村由于没有移动垃圾桶,没有建设垃圾中转站,村民们只好将生活垃圾随处丢弃,村子里自然就是脏乱差了。
河南西峡县 西 文
《 人民日报 》( 2015年04月07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