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即时新闻 >

创新要跑完“最后一英里”

2015-03-20 08:17 来源:人民日报

创新要跑完“最后一英里”(悦读)

    侯金亮

  1950年,沸洛伦丝·查德威克因成为第一个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而闻名于世。两年后,她从卡德林那岛出发游向加利福尼亚海滩,想再创一项前无古人的纪录。游了16小时之后,她筋疲力尽。当船上的人鼓励她,“咬咬牙,再坚持一下,只剩一英里远了。”她说:“别骗我,如果只剩下一英里,我就应该能看到海岸,快把我拖上去!”

  最终,沸洛伦丝·查德威克因为没有坚持最后一英里而悔恨不已。这个案例启示我们:很多时候,成功不在于你走了多久,而在于你在将要到达终点时,有没有坚持“最后一英里”。科学创新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将要取得突破时,很多人受制于各种条条框框,选择放弃或犹豫不决。其实,这正处在“最后一英里”的关键时刻,只要稍微“任性”一点,就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成果。

  很多科学上的伟大发现、伟大成果,往往就是来自这“最后一英里”的任性。1900年,著名教授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力学假设及普朗克公式。这本该成为伟大成果的发现,却因普朗克担心会破坏科学权威牛顿的完美理论而宣布放弃。然而,25岁的爱因斯坦就那么“任性”,敢于冲破权威,在普朗克假设的基础上纵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随后又锐意破坏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一举成名。

  “树有多大就有多大阴影”。一个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人,绝不会为了眼前的艰难而做出任何让步。在强调创新驱动发展的今天,要想提高创新能力,取得创新成果,就需要有坚持“最后一英里”的任性。这样,才能突破体制积弊、思想障碍、制度藩篱,敢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成为卓越的“领跑者”。

  (摘编自3月14日《重庆日报》,原题为《创新也要有“最后一英里”的任性》)

    《 人民日报 》( 2015年03月20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