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飞公司钣金制造车间王伟——
用心敲出精美弧线(工匠绝活·中国质量工匠①)
本报记者 沈文敏
编者的话
日前,2017年度全国质量奖个人奖颁奖典礼举行,10位一线职工荣获“中国质量工匠”称号。从航天器技师,到精密仪器技工;从纸币雕刻匠人,到汽车节能技术能手……10位获奖者个个身怀绝技。本栏目选取了几位工匠,以展示他们的精湛技艺和情怀。
【绝活看点】
王伟,从事ARJ21新支线飞机和C919大型客机钣金等零件生产。将蒙皮的测量精确度提高近64%,远超国际主流工艺标准。
在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钣金车间,每天一大早就传出“乒乒乓乓”的敲击声……一位师傅屏气凝神,手拿锤子,在蒙皮上有节奏地敲击着。一块普通的金属板,在他的手中,可以变成一个精美的碗,如同机器冲压而成。如此简单而又用心的敲击动作,让他敲出了大飞机机身的精美弧线。
他就是上飞公司钣金制造车间钣金七组班组长王伟(见上图,沈贵林摄),从事ARJ21新支线飞机和C919大型客机钣金零件制造及波音787系列、空客A320货舱门及民品项目钣金零件的生产,获得2012年度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还曾荣获“中国商飞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2017年全国质量奖个人奖首批“中国质量工匠”等荣誉称号。
“机身上的蒙皮仿佛是飞机的皮肤,出现丝毫误差都会影响飞行安全。在现代工艺手段下,机身蒙皮多曲面的弧线是机械无法精确成形的,只能靠人工校形。”王伟介绍说,过去蒙皮的加工都是采用化铣方法,用硫酸等化学品,去除不同厚度板材腐蚀部位,环境污染严重。
钣金工的九成功夫都在榔头上。“钣金的技巧在于对金属成形的控制,手上工具的应用以及力的掌握,靠的是不断练习。”王伟平静地说。
这个基本加工技艺,王伟练得很熟。他总结出3个字“稳、准、精”,即稳扎稳打、准确落点、精益求精。针对板材的不同材质、厚度,选用木锤、铝锤或胶木锤,敲击落点更是讲求手势轻重。
2014年,钣金制造车间突然接到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一处蒙皮的制造任务。项目时间紧,制造难度高:为长达3米的大尺寸变厚度蒙皮校形,而且该蒙皮为新材料铝锂合金材料,其塑性和成形性能相对较低,其加工误差要求在0.25毫米以内,相当于四根头发丝的直径。
王伟没有退缩。为了敲出符合工艺要求的蒙皮,不断调适闸刀的高度和辅助垫料的材质和厚度。大量试验之后,王伟及其团队一起摸索出完美的闸压成形数据。靠自制校形垫料和特殊校形木锤,王伟硬是将蒙皮的测量精确度提高了近64%,远超国际主流工艺标准。
“只有一次机会,校形过头就救不回来了。”王伟说,一套蒙皮的价格是数万元,敲击不当就会报废。由于零件不同厚度区域多,应力分布不均,手工校形中,每个环节都需谨慎下锤。
通过细抠每一锤的力度和着力点,在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校形工具,王伟边校边量,边量边校,谨慎细致地对待每一锤。
两天后,王伟用塞尺进行检验——零件在检验夹具上与卡板的间隙是0.09毫米,小于工程允许的0.25毫米公差。王伟敲击的舱体与工装之间的缝隙,让9丝的塞尺都无法通过,他已经将公差缩小到了接近标准公差的1/3。
“天道酬勤”“精益求精”这两个词,王伟时常挂在嘴边。这些年来,经过王伟及其团队人工校形的机身蒙皮合格率达100%,没有一套板材报废。
《 人民日报 》( 2018年06月21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