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在追赶的路上
——聚焦中国公路自行车车手留洋之一
本报记者 郑 轶
编者按:如果从2006年李富玉加盟顶级职业车队算起,中国公路自行车车手的留洋之路已然走过10年。尽管人数不多,但他们证明了中国车手在顶级赛场的生存能力,也显示出中国自行车运动与欧美的巨大差距。经历过“‘走出去’就是创造历史”的兴奋后,摆在中国车手面前的,是漫长的追赶与蜕变。今日起,本版推出“聚焦中国公路自行车车手留洋”系列,回望与思考这条路上的成败得失。
站在2016环福州·永泰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赛道,27岁的王美银一如既往的专注。就在20天前,他刚刚拿到顶级职业车队巴林美利达的两年合约,距离征战环法、环西班牙、环意大利三大环赛的梦想更近一步。
这次运作长达数月,此前王美银并不知情。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下半年60天的密集赛程中,环中赛团体冠军、环太湖赛个人第五……稳定的发挥显然令未来东家满意。
在中国公路自行车“走出去”的路上,王美银的出发显得有些迟,“我知道这条路充满挑战,也充满机会,就看能不能抓住。”
为站上三大环赛领奖台而战
王美银的职业生涯可谓标准的“本土轨迹”——从体校田径队转项,逐步在青少年级别的自行车赛崭露头角,在山东省队成名,继而在专业赛场与职业赛场双线作战。但他比许多人幸运,跟随的教练是“留洋先行者”李富玉。
2006年,李富玉加入美国探索频道车队。“那时没有任何先例,只能自己摸着走。”李富玉的海外经验给了弟子高起点,“王美银站在了我的肩膀上。”
王美银的留洋有两个“参照坐标”:计成,2007年被荷兰禧玛诺车队选中受训,最终加盟车队成为第一个完成三大环赛的中国人;徐刚,2013年年底签约意大利蓝波美利达车队,连续3个赛季拿到合约。
再算上短期加入一级车队的邢彦东,王美银是第五个“走出去”的中国车手。“计成像从高中送出国的留学生,徐刚像有过海外交流的本科生留学,而我直接出去读研究生了。”王美银给自己的目标,不只是完赛,而是争取站上三大环赛的赛段领奖台。
王美银底气源自这几年的战绩。从2009年征战职业赛开始,国内诸多“第一次”几乎都属于他:环兰卡威赛一个赛段揽获4件领骑衫、环岛赛首穿黄衫、环中赛首获赛段冠军……目前计成已经退役、徐刚暂时没有新合约,他这棵在欧洲的“独苗”将背负更多期望与压力。
不踏入顶级车坛就不知道差距
在国内,王美银所在的恒翔洲际队已是最强者,李富玉把在国外学到的东西,转化成管理、训练、科研的本土化模版。西方自行车理念的灌输,让王美银能与欧洲车手处于同一“频道”,但他也记着教练说的一句话:“不踏入顶级车坛,就不会知道自己的渺小。”
海外车手生活是另一个“世界”,不再有国内保姆式的保障与服务,取而代之的是电子邮件发来的训练计划,自己对着功率计训练、恢复。即便有高度的自律,远超国内的艰苦程度仍挑战着车手的承受力。
等上了赛场,许多闻所未闻的比赛类型、线路赛道,与中国式平路绕圈不可同日而语的对抗性,很可能让国内车手的技术和经验全盘“失灵”。计成在留洋的前3个月,没有完成任何一项比赛,“那时出门30公里就掉队,试图超越被撞摔车更是常有的事。”
对于前路的荆棘,王美银有心理准备,也深知立足要靠实力说话。在国内,王美银的个人计时赛能力和冲刺能力已属顶尖,突围是他的撒手锏,但仅仅一次参加世巡赛的经历已让他感到挑战,“欧洲那种小丘陵、石头路的复杂路况,对技术、配合的要求更细,像国内比赛几个人轻松突围几乎不可能。”
更大的考验或许来自角色的转换。曾5次拿过全国锦标赛冠军的徐刚,或是如今被称为“公路一哥”的王美银,都不可避免“主角变配角”的落差。巴林美利达是围绕名将尼巴利组建的车队,尽管车队许诺给王美银空间,但他清楚自己的定位,“如果队伍需要我当副将,我也接受并尽力做到最好。”
面对新环境要学会适应
按照新车队的计划表,结束环福州赛的王美银,休整半个月就要奔赴克罗地亚的训练营。在那里,车队12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车手将互相适应、亮出底牌。而明年1月的环澳大利亚赛,是王美银签约后的首秀。
加盟顶级车队的心愿得以实现,王美银渴望在更高平台证明自己。但脱离以往熟悉的环境,“单飞”后的太多未知让他有些忐忑。比如,他的英语不是很好,甚至不会做饭。
对于习惯被包办的中国车手,自己处理繁杂的事务难免分散精力,而饮食、训练等不适应更令人痛苦。计成体会过异国他乡的巨大孤独感,“你融不进欧洲车手的圈子,比赛比不下来信心受挫,也只能自己排解。”
好在由于明年全运会的缘故,王美银多了一个“缓冲期”,签约第一年还能在国内训练,并有机会赶上环西班牙赛。“第二年肯定全身心在欧洲,争取参加环法、环意大利,毕竟我的表现决定了在车队的地位,也决定了未来能走多远。”
在很多人看来,27岁留洋似乎缺少一些潜力,但同样27岁走上顶级车坛的李富玉认为并不晚,王美银还有5—10年的时间。在他看来,中国车手走出去,应该更有价值和档次。“王美银现在处于瓶颈期,如果他能通过留洋提升一个境界,将反哺本土车队的发展。”
《 人民日报 》( 2016年11月20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