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体育 >

联赛求进步 特色需培育(大昭评论)

2016-11-01 07: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联赛求进步 特色需培育(大昭评论)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日,国内三大球联赛的比赛日重合在同一天。拿北京来说,从下午到晚上,男排、男篮、男足先后在主客场作战,战绩有胜有负,球场氛围和观战热情也有差异。如果按名次说,北汽男排是上赛季联赛亚军,首钢男篮和国安足球目前充其量在第二台阶上,不过,更能决定球市的还是项目本身的受欢迎程度,排球显然比不过足球和篮球。
 
  新赛季开场前,中国排协广泛调研,征集意见,积极联系社会各界,酝酿联赛改革大计。其间,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勇夺金牌,国人为之振奋,成为2016年中国体坛一大亮点。两个月后,排球联赛开战,本以为乘女排夺冠之势,有足够多的理由红火起来,然而首轮打下来,情况并没有多少令人兴奋之处。水平本来就一般的地方,没人梦想本地球队一跃而起;原来排球基础较好的地方,联赛不到最后阶段,似乎只是热身,赢几场球算不上新闻。至于赛规赛制的些许微调,只有业内人士在意,球迷除了看到“鹰眼”挺新鲜,说不上其他新感觉。甚至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主要对手中的干将被引进到国内的联赛,这些世界顶级球星出场,也没有制造出轰动效应。
 
  不同项目有各自的规律和特点,不可一概而论,也不可简单类比。20多年前,三大球联赛开始尝试职业化改革,足球走在最前头。结果,球市迅速提升,球技却无长进,至今徘徊不前。中国排球值得自豪的不仅有骄人战绩,更有女排精神的传承,激励和感染着国人。这种竞技运动的文化内涵如不能有力开掘,只比市场体量,其实没有多大意义,也很难持续发展。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中这一段说的是既要耐得住寂寞,又要珍惜、保持和发扬自己的特色。动辄几千万欧元的投入,并不是竞技项目发展和提高的必由之路,也未必始终可以吸引球迷的捧场。徒有“山”而无“仙”,不是花钱就能砸出来的。有了“仙”还是无“名”,那是方法问题。三大球联赛要办出各自特点,真正适应项目发展、满足大众文化需求,路还很长,20年不过刚出发,联赛文化的培育也还差着不少。
 
 
《 人民日报 》( 2016年11月01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