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国制造”的内涵已经悄然变化,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正在快速成长为高质量、高品位、高颜值的“国货之光”,而在消费者心中,“国货”已不仅仅是一个名词,而是在数量、质量和科技含量上都已今非昔比的“design in China”。
“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三个英文单词,四个中国字,对很多人来说,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2008年,美国一位女记者出版了名为《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书。作者定下的目标是,一年内不购买任何标有“中国制造”的商品,以观察自己的生活变化。书中的一个结论是,离开“中国制造”,尤其是儿童用品、玩具、鞋、衣服、袜子等,几乎没有选择余地。
原来的“中国制造”,标志性的产品正是上述提到的一系列小商品,曾几何时,“中国制造”常常与廉价劳动力、生产成本低和质量差联系在一起。只有真正生活在中国或密切关注中国的人才知道,这些看法都早已过时。如今,“中国制造”的内涵已经悄然变化,以每年1月份在美国的拉斯韦加斯举行的CES(消费者电子展)来看,2018年,美国媒体对所有参展的厂商根据生产注册地进行了分布统计,结果显示,排名第二位的是生产注册地在美国的企业,一共94家。而第一位的是生产注册地在深圳的企业有482家,排在后面的是东莞、北京、广州、宁波、上海等。有调查显示,一件个人使用的电子产品的原型产品,在深圳,平均两周可以实现从设计方案到第一个实验产品的制成,这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无法实现。
据联合国发展组织统计数据,在全世界22大制造业行业中,中国有17个行业的总产值位居世界第一;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大约有220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同时一系列巨型企业随之崛起: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中,中国共有120家企业入选,其中制造业企业(包含中国台湾7家)62家,而美国在世界500强中有126家企业,其中制造业50家。中国在入选企业总数上快速追赶美国的同时,在制造业工业企业500强的数量上出现了反超。
制造业的可持续成长取决于量与质的均衡递进。量变之外,品质也应当是从日用品到高精尖领域等各行各业共同追求的目标。制造业有个朴素的品质真理,那就是一件商品,性能是不是可以打动人心。中国人已经用“made in China”证明了自己吃苦耐劳的商业意志,我们能否可以在想象力无边界的“无形时代”,真正展现中国人的智慧?那就是中国创造。2017年4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品牌日”的批复》,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去年5月10日,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吸引了600多家国内知名品牌企业、100多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和20多个品牌服务机构参与。
伴随着中国游客的脚步,支付宝已在欧美、日韩、东南亚,港澳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接入了线下商户门店,范围涵盖几乎所有吃喝玩乐消费场景;海信取代欧美日韩彩电巨头,成为全球消费电子领域的世界杯官方赞助商;2017年阿里巴巴首个海外“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WTP)在马来西亚落地,京东、天猫等中国电商平台出海。上汽、比亚迪、吉利等车企在海外自主建厂、并购、设立研发中心;2018年2月7日,李宁、太平鸟、Chenpeng、CLOT四大中国品牌正式开启纽约时装周之旅,品牌们集体重新捡起上世纪90年代创立时期的中国流行,发出国货复兴的信号。而且人们发现,李宁再没有延续之前“LiNing”的英文Logo,而是全部采用了“中国李宁”四个中文汉字。如同以前许多国人喜欢印有外文字母的服装,如今具有浓烈中国文字的设计,也宣告“中国创造”来了。
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正在快速成长为高质量、高品位、高颜值的“国货之光”,在中国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心中,“洋气”仅仅是一个名词,他们已经抛弃认为外国货更好的老观念。国产的“嫦娥”“玉兔”,国产的C919、复兴号,国产的港珠澳大桥、大疆无人机,国产的华为5G、李宁安踏,国产的《流浪地球》与《哪吒》……如今的中国制造,也已不再是仅靠双手的“made in China”,而是在数量、质量和科技含量上都已今非昔比的“design in China”。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