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刺绣类工艺美术大师刘玉霞——
劈线成丝 刻画传神(工匠绝活)
本报记者 史自强
【绝活看点】
河北石家庄市桥西区的资深绣娘刘玉霞,擅长用极细的丝线进行刺绣,能把普通的绣线分成16缕或32缕,再用其中一缕对花鸟或人物进行“精细雕琢”,一朵花瓣上的红色可达七八种,自然程度几可以假乱真。2012年,刘玉霞成为河北首位经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刺绣类一级工艺美术大师。
阳光透过玻璃,照进刘玉霞(见图,本报记者史自强摄)的刺绣工作室里,倏地,进入了一个静谧的空间……
刘玉霞双眸专注,两手于布面上下交替拉伸,下针谨慎,线如游丝。
布面上的红色花瓣,色彩愈渐饱满。细看之下,已由浅入深有五六个色差了,色彩的渐变如同真实花瓣敷于布面。
何以灵动至此?刘玉霞道出其中玄机:细。
搭在绣架一旁的丝线是刺绣的基本原料,根据制线原料和工艺的不同,粗细有时稍有差别,但通常在0.3毫米左右。把这样粗细的线,细分成三四缕,取其中一缕进行刺绣,在行业中已属“细活”。但刘玉霞的选择是,将一根丝线“劈”成16缕。
将针尖对准丝线中部,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被劈成1/16的丝线到底有多细?其松弛时无形,拉紧时乍现。将一缕这样的细丝线置于沏好茶的杯子上,丝线随蒸汽上下翻飞、起舞,久久不落。
这还不算极致,“在一些人物面部刺绣过程中,甚至要用到1/32的丝线”,刘玉霞说,刺绣不同于绘画,两点之间只能用直线,只有用极细的线,精细雕琢,才能刻画出人物面部的弧度和自然走向。
通常而言,静心学习刺绣四五年,便能掌握所有基本针法。然而掌握针法并不等于绣功熟稔,在呈现弧度之时,尽管下针千百,但有时仍旧“拐不过那个弯儿”。
线之细,对眼力是极大的考验。下针点的选择基本全部成了“微距”操作,排线稍有距离,图案就可能产生缝隙,留下瑕疵。而最难的是,由于丝线历经几度细分,线与线之间的色差已经变得微弱难辨,尤其是相近的颜色,做色彩过渡之时,就更加依赖于绣娘多年练就的辨色能力了。
小时候,刘玉霞的母亲会在她的衣服、鞋子上绣图案,那时她便开始接触刺绣技艺。成年后,刘玉霞又对油画、水墨画等艺术形式进行钻研,将其中一些色彩原理运用到刺绣当中。
依托于臂力和腕力的精准配合,刘玉霞的拉线动作非常轻柔而缓慢,如同抚摸婴儿的头发。手疾了,细线极易断裂,因而“飞针走线”在这里并不常见,取而代之的,则是水滴石穿般的细细累积。
一个星期的时间,建筑工人可以建起一层楼,货车司机可以从南到北,而在刘玉霞这里,一个星期所完成的仅仅是一片花瓣。整件作品的完成,通常需要耗费一年以上的时间,多的时候,需要几年的光景。
作品用线虽细,但摸起来并不单薄,厚墩墩的很有质感。刘玉霞说,每个细微的部分,都要来回绣上几十遍,不断地覆盖,不断地渲染,去刻画光泽的细微变化,尽可能地还原花鸟人物等最自然、最本真的状态。
为描绘花瓣,刘玉霞经常去公园长时间驻足,细细感悟不同光线下,花瓣色彩和明暗的变化,以求真切。“刺绣就像一种话语,反映的是创作者内心深处的‘情’和‘魂’。”刘玉霞说。
《 人民日报 》( 2020年06月09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