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根雕艺人彭勇——
精雕细琢 工蕴于材(工匠绝活)
本报记者 刘新吾
【绝活看点】
根雕之美,七分天成,三分雕琢。雕刻过程中不宜破坏太大,要做到工蕴于材,尽量贴近自然。即便雕功只占三分,可也不是容易的事。彭勇大胆创新,精雕细琢,一件件根雕作品浑然天成。
一个长条木桌上,摆着一个根雕半成品,“梅花”满枝丫。彭勇(见图,本报记者刘新吾摄)歪着头,俯下身子,小心翼翼地去皮,他一手拿着圆头小刀,一手拿着木槌,伴随着有节奏的敲打声,小刀在木头上刮得“吱吱”作响,木屑渣子纷纷掉落。他的工具在旁边摊开,摆满了半个木桌,锯子、木锉、凿子……数十种各式各样的工具。
“这刀是圆头,不锋利,适合去皮。”大约过了几分钟,他换了一把平口刀,对“梅花”进行精雕,使其棱角更加分明。“一般小的根雕要经过上千刀的雕琢,这个根雕更复杂,得花点功夫,整个过程估计要几万刀。”彭勇笑着说。
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一栋民国风格的小院在树荫掩映下,别有洞天。推门而入,形态各异的根雕作品映入眼帘,有栩栩如生的牡丹、有展翅飞翔的雄鹰……这是民间根雕艺人彭勇的创作基地。从事根雕40余年,彭勇收获颇丰:刘开渠根艺奖获得者、重庆市首届民间艺术大师、重庆市2017年度十大“巴渝工匠”等等。但对于这些头衔,他一笑置之:“我只是个有着‘农民’身份的‘寻根人’。”
11岁那年,在自家屋后的林子里,彭勇发现一个桑树木疙瘩。于是,他将其带回家中,做了简单的雕刻,那是他第一次接触根雕。此后,他执着地走上根雕之路。
一块木头拿到手,彭勇会反复端详,根据木头的形状、颜色和纹理走势等来构思,对枝、须、洞、节、疤、纹理、色泽的搭配,既要洞察入微,又要有整体观念。遇到特殊形状的木头,还可以大胆创新,做出别具一格的作品。他从不画图纸,但总能做到“胸有成木”。
彭勇介绍,完成一件根雕作品,要经过选料、去皮、出坯、雕刻、打磨、抛光、打蜡等7道大工序,在这7道大工序之下,还可以分为近20道小工序,环环相扣,任何一道工序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作品失败。“就如去皮,用刀不能太尖锐,也不能太圆润;下刀力度太轻,表皮去不干净;太重,又恐伤了纹路。”
在所有环节中,出坯至关重要,它直接决定了雕刻的形状。“这个环节主要是对细节进行刻画,比如胡须、手指。”彭勇说,根材大都凹凸不平、形态各异,如果采用机械化处理,很容易损伤根体。因此,采用砂布和木锉进行手工打磨很有必要。
“俗话说,‘相人看眼,相马看牙。’”彭勇说,最难打磨的就是人物的眼睛。需要根据人物大小,来选择雕刻人物眼睛的角刀宽窄。有的作品需要用大约0.2毫米宽的绣花针般的圆弧刀,要像扎针一样,一点一点进行“勾勒”。除了形状,眼睛更重要的在于神韵。如果眼睛雕刻失败,就得重新雕刻整个面部。彭勇面带微笑地说:“我们这行,慢工出细活,急不得。”
“瞧,老鹰叼着小鹰,我给它取名《母子情深》。”院落里整齐摆放着200个种类、1300多件根雕作品,最重的达2吨,轻的仅有250克。说起这些作品,彭勇滔滔不绝。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他总是能感受到根雕的精神内涵。他尤其喜爱柏树,“虽然有些柏树长在岩石里,但它还是艰难地在生长。这种根的坚强,让人由衷地生出敬意。”
《 人民日报 》( 2020年06月08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