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艺术 >

北京—惠灵顿:文化的脚步跨越万水千山

2016-06-02 08:38 来源:人民日报
北京—惠灵顿:文化的脚步跨越万水千山
——记新西兰客人再次访问解放军艺术学院
 
    清 泉 杜尚泽
 
  一次文化之旅,一次走进彼此心灵的友好之旅。
 
  新西兰梅西大学和维塔工作室一行26人,穿越赤道、飞过浩瀚海洋,从冬日惠灵顿来到初夏北京,于6月1日开启对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又一次访问。
 
  熟悉的面庞、熟悉的笑容,虽是回访,却又处处涌动着新的文化体验、新的思想火花。
 
  一年前,该代表团首次走进军艺,双方切磋交流,推出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学术成果。同年11月,军艺代表团访问新西兰,6名教员在梅西大学和维塔工作室接受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培训,收获颇丰。
 
  而今,老朋友重逢,再一次握手、再一次深谈。访问的节奏格外紧凑,双方都希望在短暂的访问期间中多一些沟通。上午,3位梅西大学创意学院的老师登上“军艺讲堂”的讲台,分享感悟;下午,“创意与音乐教育”专题论坛开得如火如荼;晚上,一场荟萃中新文化精品的音乐舞台晚会,堪称视听盛宴。
 
  距离如此遥远、文化风格迥然,为什么他们却一次次走进彼此?
 
  因为,共同的语言。
 
  上午的“军艺讲堂”上,瑞贝尔·辛克莱尔和沃伦·麦克斯韦尔不约而同地引用了一句毛利语:“在艺术兴盛的地方,就有人的尊严。”
 
  这是一群热爱艺术的人。艺术就像生命中流淌的血液,他们渴望同有着不同文化底蕴、从事不同艺术形式的同行者交流。
 
  今天的主题词是“音乐”。与会者对“开放的思想、创作的热情以及音乐本身的魅力”感同身受。
 
  维塔工作室联合创始人兼创意总监理查德·泰勒,在下午的专题论坛上播放了一段视频。伴着《指环王》《阿凡达》等熟悉的旋律,泰勒说:“音乐在观众和角色之间建立纽带。”他分享了如何将制作者的情感转化成音乐,进而将音乐转化成观众的情感。
 
  谁都无法忽视创意对于音乐生命力的重要性。这份共识,也让下午的专题论坛开得意犹未尽。看看与会者的发言题目吧:《21世纪创意的重要性》《创意的声音》《创意之于音乐教育与人的发展》……正像他们感叹的那样:创意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思想火花和创新力是最大的竞争力。
 
  因为,共同的心愿。
 
  上午“军艺讲堂”的提问环节,举手的人多,听众时而谦让时而踊跃,现场颇为热闹。军艺学员王雯一和徐博问到了相似的问题:“能否给我们一些学习音乐的建议?”“如果我是您的学生,您会对我说什么?”
 
  沃伦·麦克斯韦尔回答时谈了自己的体会:“每个人都具有创造力,需要做的是,寻找激发内心创造力的方式。”
 
  中新双方有一份共同心愿,期待多一些交流互鉴,为奔涌的文化河流注入新的能量。
 
  这是一份期待,也是一种行动。晚上的音乐舞蹈晚会座无虚席。采访中,军艺学生们纷纷讲述从新西兰艺术中收获的启示:“《特卡波湖畔牧羊人》旋律婉转悠扬,提供了一个音乐营造意境的样本”;“三体根乐队风格多样,爵士、雷鬼、回响、电子乐糅在一起,‘跨界’过度自然”……
 
  合作项目,在沟通中不断累加;合作意愿,在切磋中持续升腾。梅西大学副校长兼创意艺术学院院长克莱尔·罗宾逊真诚地望着军艺的朋友们说,我们希望与志同道合者结成伙伴。
 
  随后的日程依然丰富,代表团将观摩军艺部分教学展示,观看文学、美术作品展。更重要的是,双方计划签署深化交流合作谅解备忘录,构建交流合作的常态化机制。
 
  就像一粒种子,双方的合作扎根、发芽、开花,香飘海外、沁人心脾。
 
  梅西大学校长史蒂夫·马哈瑞幽默地告诉记者,两个学校都有“雄心壮志”,希望不同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信他们产生的“化学反应”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因为,共同的土壤。
 
  下午,几位发言者不约而同地讲到了国学。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说,立足于中国文化本身,我们走向世界才有独特的魅力。文化交流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包容互鉴。
 
  史蒂夫·马哈瑞随后发言,他表达了对这一观点的赞同,“应该更关注立足于本国文化的音乐”。他认为,新西兰展示给世界的文化是我们独有的、创新的文化。
 
  双方合作的土壤,正是人们在字里行间蕴含的理念:文化要兼容并蓄,但又是坚定自信。
 
  音乐舞蹈晚会上,中新艺术家同台演出,观众席频频喝彩。台上台下,新西兰客人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赞叹不已;军艺师生同样以包容心态去学习借鉴。
 
  军艺同新西兰代表团的合作,犹如中新文化交流广袤森林中的一棵树木。
 
  而中新文化交流,又植根于焕发蓬勃生机的中新关系。新西兰是对华合作的开拓者。建交40多年,中新共同创造了中国同发达国家关系史上多个“第一”。
 
  善弈者谋势。人们瞩望军艺同新西兰代表团的合作,期待一个枝繁叶茂的盛夏。
   《 人民日报 》( 2016年06月02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