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评论 >

人民日报评论员随笔:“机关民谣”,唱出坚守的柔情

2018-05-30 07:5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机关民谣”,唱出坚守的柔情(评论员随笔)
 
 
何鼎鼎
 
  “给兰草拍个照,带不走也别忘掉”“别后的大河山川,好多梦等着伸展”“不需要更多举证,那就是我们的一生”……这些天,一首名为《宁海路75号》的“机关民谣”走红网络,不仅让很多法官听到潸然泪下,也让网友“湿了眼眶”。歌名“宁海路75号”,其实是江苏省高院所在地,民谣的作者与演唱者,正是高院两位才华横溢的法官。以梦为马、青春万岁,一首歌浓缩了一个群体的共同心声。
 
  端肃的法官展现出柔情的一面,让网友不禁感叹:法律的“律”与音律的“律”实乃相通!一般都认为,机关大院里的人,从来都是音乐作品的局外人,尤其是流行音乐,很少会关注一个机关干部的喜怒哀乐。因此,这首“机关民谣”,多少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在形式上,民谣的清新与机关的严肃,制造出新鲜的反差;更重要的是,它真实而生动地唱出了很多一线公务员们的工作与生活、青春与理想。
 
  “从庭间到案卷,生活只剩这么点”,一句词引来多少共鸣,这不就是一天到晚忙碌的“我”吗?“渐退的发际线,朝如青丝暮成雪”,又有多少伏案的“笔杆子”摸摸脑袋会心一笑。然而,当他们唱出“多少次头顶一片月,胸中万户阅卷声”,那种庄严的职业荣誉感清晰可见:即便有压力甚至有委屈,但手握法槌、肩负公义,谁没有职业选择时的初心?办公室里的一盏青灯,连着的是万家灯火。正是因为歌声中的温暖与力量,有人说:连想辞职的小伙伴听完后都表示放弃辞职了。
 
  与几年前那张著名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小纸条不同,这首歌没有仗剑天涯的潇洒,有的只是平凡工作中的坚守。其实,无论是立案登记制改革后忙到焦头烂额的法官,还是奔忙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一丝不苟做好手头工作,是绝大多数“机关人”的日常。就像词作者所言,这首歌不只是写给自己,也是写给所有的法院人、所有的法律人,乃至所有在机关大院奉献过芳华、燃烧过青春、追逐过理想的人们。也正因为这份不加矫饰的心灵告白,很多普通听众听完歌曲,留言表达对公务员群体真诚的致敬与理解。
 
  诗言志,歌咏言。这其实是一首传递责任与期许的歌谣。“穿制服的小姐姐,已回家抱上了外孙”,“电梯里的年轻人,那眉眼很像我们”,两句白描,写尽三代人的理想接力。机关琐碎细致的工作,背后是责任与担当,难的是保持青春理想的初心,保留对平凡工作的热爱。倦怠的时候,不妨听听这首《宁海路75号》,重新审视自己的忙碌。也许,你手上的工作并非那么平凡,甚至很有意义,而意义本身就需要由时间诠释,由奋斗书写。
 
  从彩虹合唱团的持续火爆,到《宁海路75号》被单曲循环,今天的年轻人,更具创意去实现文化表达与价值感染。当一首举重若轻的歌,能让平时“压力山大”的法官们听得感动万分,一曲清风拂柳的演奏,拉近公职人员与群众的距离,恰恰说明传递“爱岗敬业”的理念,并不需要竭尽力量的呼号;筑牢一个公职人员的理想信念,也不一定就非得慷慨陈词;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并不局限在字正腔圆、大词宏论。宣传工作可以有更多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有时候,真实而克制的音符,轻松而酣畅的表达,更能唤醒青春热血,凝聚价值认同,只要它们真正触及人们心中流淌的那首歌。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30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