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鹏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11月05日 第 08 版)
|
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媒体与教育专业的宫宏宇近照。 |
|
负笈海外求学,身在异国他乡,如何在差异中适应,在融通处共鸣,每个海外学子都有自己的应对之道。就此,笔者采访了5位海外学子,请他们分享留学期间的跨文化交流故事以及如何解锁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
留学美国:“你做得不错”
今年年底即将毕业的宫宏宇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媒体与教育专业,因为疫情无法返校,只能在国内以网课形式继续完成学业。让她头疼的是时差问题,在纽约白天的课程,宫宏宇不得不在北京时间夜里起来上课,以至线上学习质量有所下降。
回想自己留学期间的文化交流经历,让宫宏宇印象深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鼓励式交流,这也让她变得更加自信。她告诉笔者,如果一个人走在路上,可能会有人对其说“我喜欢你的鞋子”。老师在学生英文表达出现障碍、说不下去的时候,会猜学生接下来想要说什么,并帮助学生完成表达。“老师的口头禅多是‘你的工作很优秀’‘你做得不错’。就是有一种不管你做得怎么样,老师总会找到一个夸你的点的感觉。其实,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美国人也多是这样,大家很乐于赞美别人。”
除此之外,陌生人之间随时随地的互动也让宫宏宇印象深刻。类似“度过美好的一天”这些问候语她每天都会在各种场合听到很多遍,自己也会说很多遍。“适应一段时间后,我也变得想说就说,想做就做。”
但也有一些经历让宫宏宇感到不太愉快。“有一次,我去麦当劳点餐,女店员对着前面的顾客态度友好,微笑着沟通,到我时,店员的脸上露出的是一种嫌弃的表情。当时我觉得很是伤心,觉得店员对中国人不是很友好。”宫宏宇说,“其实双方只有积极地了解,才能真正地沟通交流。”
让宫宏宇不适应的还有夜间出门。在国内晚上出门不会担心安全问题,但在国外,宫宏宇说除非不得已,不会在夜间出门,因为“还是不太安全”。
留学法国:对待疫情态度不同
苏超越在法国一所高等商学院的巴黎校区读书。说到文化差异,苏超越印象最深的是当地人对待新冠肺炎疫情的态度。她的一些法国同学认为,新冠肺炎并不可怕,而且只有老年人群体感染后才会有危险。“同时,对有些崇尚自由的法国人来说,即使认为有风险,也不能放弃聚会。”苏超越说。
苏超越还记得,在疫情暴发初期,她需要每天到教室上课,那时巴黎街上戴口罩的人并不多。“真的是一边担心一边上课,一直到今年3月中旬学校才停课,改为上网课。”苏超越说。
留学加拿大:文化多元互相包容
今年24岁的闫京坤曾在加拿大留学,虽然已经毕业,但对留学期间的跨文化交流经历仍然记忆犹新。在她的印象中,整体来说,加拿大是一个包容友好的国家,无论是书店、购物场所还是美术馆等都体现出文化多元的特点。
留学期间,学校管理人员和学生之间的平等交往让她深有体会。有一次,闫京坤遇到了选课问题,但当时只能通过邮件来沟通。邮件发出之后,闫京坤一直没收到教授的回复,于是就向学校相关负责人反映了该问题,并希望得到解决。当天,她就收到了教授希望见面的邮件,并很耐心友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没有及时回复邮件,在后续的选课过程中也全程站在她的角度考虑问题。
对不少留学生来说,留学期间租房是必选项。让闫京坤欣慰的是,她所租住的房屋的保安及物业管理人员很是尽职尽责,大家相处融洽。她记得,租住的地方隔段时间就会进行抽油烟机警报测试、水管测试等;保安也会保管好每个住户的快递,并且在住户回家的第一时间将快递送上,如果快递的物品是大件还会帮住户送上楼。
留学澳大利亚:感受友好适应新节奏
先后在新加坡与澳大利亚留学的经历让秀秀(化名)对跨文化交流感受颇深,那些故事至今留在她的记忆中。
在澳大利亚留学期间,她就读于昆士兰科技大学,读的是机械工程专业。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对文化多元包容度高。在澳大利亚留学生活的3年,秀秀遇到的人大多友善礼貌,只有一次在墨尔本旅游时,有位青少年曾称呼秀秀和她的朋友“中国佬”。
秀秀说,在澳大利亚,走在街上,不管彼此是否熟识,都会微笑示意或者打个招呼;坐公交车下车时每个乘客都会向司机说谢谢,司机也会帮助行动不便的乘客上下车……这些都让她感受到友好。
让秀秀印象深刻的还有澳大利亚的一些人性化措施,比如周六日一般员工不会加班,有的超市里会给小朋友提供免费水果,大学配有免费的心理辅导老师,留学生如果遇到心理问题,也可以求助。
在秀秀的眼中,澳大利亚也是一个讲究规则的国家,有时候会因为规则感过强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比如,在澳大利亚办理银行卡程序较多,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有时候到银行存入数额较大的现金,工作人员会给办理者一个信封,放进现金后,再人工点钞;租房办理网络,至少得等一至两周,才会有人上门安装……“这样的办事节奏,都需要留学生慢慢适应。要说慢节奏,不得不提澳大利亚的快递,感觉更像是慢递,而且还可能会遇到收不到的情况。”秀秀说。
留学新西兰:当地人会说简单的中文
正在奥克兰攻读硕士的丹尼到新西兰已近两年半。在他的眼中,一些当地人会下载微信,会说简单的中文,也会到中餐馆就餐……“新西兰人大多比较友善,对中国人的印象也比较好。让我感到开心的是,还交到了毛利朋友。”在丹尼看来,这跟新西兰是移民国家、文化多元分不开。
但丹尼还是感受到了差异。比如,新西兰人的规则感很强。丹尼注意到,在安装有红绿灯的路口,即使有两条相同的车道可以走,但大家通常会排在自己走的那条车道,并不会随意变道。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商场,如果到商场买东西,顾客不会随意变化正在排的队,而是耐心等待。
留学生说:如何增进了解、突破跨文化交流障碍直接关系到留学生涯能否顺利继续……
本版配图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