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即时新闻 >

怎样的“试错”才值得鼓励?(青年驿站)

2016-05-31 08:55 来源:人民日报
怎样的“试错”才值得鼓励?(青年驿站)
 
    冯慧文
 
  “试错”一词常常与“创新”联系在一起:从提倡“要允许容忍试错”,到某CEO说“创新的本质是一种试错”,再到一种看起来更加不容置疑的说法“不容试错,何来创新”,试错似乎成为创新的一个必然过程,成为一种值得鼓励的正面词汇。
 
  我之前也这么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从小根植于脑,爱迪生发明灯泡尝试了上千种材料的故事也是深入人心,这似乎给我一种错觉——只要结果是好的,尝试多少次都无所谓。所以每次需要探索什么的时候,凡是觉得差不多能沾点边的想法我都会提出来,反正大家会讨论,反正会有人帮我把关,多“试错”才能多成功啊!
 
  但是渐渐地,我发现有的人似乎并不是这样随意“试错”。他们对一个方案深思熟虑,慎之又慎,话不多但是命中率很高。一个人提10个方案被否定7个,一个人提3个方案全都通过,如果你是领导,你会重用哪个人呢?估计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因为明显前者的判断力有限,正是因为他难以辨别这些方案中哪个更好一些,或者不愿意承担决策的责任,才会把选择权交给别人。
 
  “试错”是有成本的。这种成本不仅是指投入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也包括因为试错而对企业或个人产生的声誉的影响,也包括因为试错过程中给他人和社会所造成的损失,在医疗、航天航空等领域,有时候甚至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这样看来,试错也不是越多越好。
 
  没有宽松的容错环境很难产生真正的创新。但同时也的确有人“决策失误”,动辄导致国家或企业损失几百万几千万却一走了之。虽说不能按照“成王败寇”的逻辑去要求每一次创新决策,可是,到底怎样的“犯错”才能算得上是值得被鼓励和包容的“试错”?
 
  首先,事前需要明确,你试的是什么情形。许多大学生第一份工作持续时间不长,很多人抱着“试错”的心理,一份工作不喜欢就另换一个。有调查显示,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41%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其中98%发生过主动离职。有媒体分析,原因在于,他们大多抱着试错心理在做事,但实际上,是在对问题的根源都不清不楚的情况下面对选择,用试探来验证决策是否正确。
 
  其实,这种试错的意义有限,因为他们并不清楚,我这份工作要看的是行业我喜不喜欢,那份工作看的是我对个人发展空间的需求有多少,另一份工作是想试试我能否适应体制内的工作氛围和状态,只是在盲目换换换。
 
  这最多只能叫“试探”,而称不上“试错”。
 
  其次,试错一般要将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在学习投资之前,一般老师都会强调,鼓励拿出一部分资金去尝试,但是一定要留足了3—6个月生活费的灵活资金,购买了相应的保险,用安排好各项生活保障资金后的余钱来进行投资。即便失败也不会造成太大损失,否则,这样的“试错”无异于一场赌博。
 
  中国改革开放,有一项关键机制叫“试点”,它记录了许多重要进程。正如“摸着石头过河”的思路,就是要求部分人先去摸石头,再带着大家过河,而若一下子全涌过去,万一石头没摸着或者不稳固,大家不就都掉河里了么?
 
  试错的确是不可或缺的成长过程,应该不惧犯错,但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创新也许本质上的确是不断试错的结果,但其本身并不会解决问题。如果没有相应的思考、分析和规划,不动用人类独特的领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一切的试错只能像所有动物都具备的经验性条件反射一样,不仅意义有限,而且永无尽头。
 
   《 人民日报 》( 2016年05月31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