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即时新闻 >

“小官大贪”为何难禁绝

2014-07-30 07:42 来源:人民日报
“小官大贪”为何难禁绝(微观·不弃微小 方成善政)
 

 
  农村“苍蝇式”腐败之所以蔓延,原因是一些村务公开成了摆设,乡镇纪委对村级组织监督乏力,甚至对违规违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今年2月,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区查处了一起村干部腐败案件。该区河下镇江口村委会会计敖某,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将村里的征地补偿款分多次转入其个人账户,累计金额达350余万元。
 
  这是一起典型的农村“苍蝇式”腐败案,值得深思。村干部虽然职位低,但权力不小。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实施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涉农专项资金、拆迁征地补偿款和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种类增多、金额变大,各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利益诱惑下,近年村干部窝案、串案频发,像敖某这种“小官大贪”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岗位往往成为孳生“硕鼠”的肥缺。
 
  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受理反映村干部腐败问题的信访量一直居高不下。农村“苍蝇式”腐败之所以蔓延,原因是一些地方的村务公开成了摆设,而乡镇纪委对村级组织监督乏力,甚至对违规违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另外,针对村干部的激励和考核机制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村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成为“苍蝇式”腐败的一大诱因。
 
  杜绝“苍蝇式”腐败,必须坚持标本兼治、双管齐下。一方面,要加强对村干部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创新村干部激励机制。比如,结合各地经济情况,适当提高村干部的经济待遇,探索让村支部书记群体择优考录公务员的机制。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村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乡镇党委、政府要把廉洁情况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村干部绩效考核体系,直接与村干部的评先评优挂钩,使他们不敢轻易“踩线”。
 
  (本报记者 吴齐强整理 马国英绘图)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30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