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铁电气化局“爱企立功”竞赛标兵单位的表彰名单上,城铁公司的名字赫然在列,荣获“安全质量标兵单位”称号。然而,对于一个在集团诸多兄长中只有17岁的专业化分公司来说,这一切似乎来的并不那么容易。6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城铁人恪守着心中安全质量的准则,完成了从“起跑”到“领跑”的华丽蜕变。而这一切,只有时间可以作证。
漫漫征程唱壮歌,风雨兼程谱新曲。2001年,城铁元年,作为集团公司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板块的重要拼图,城铁公司应时而生,开始了从零起步的创业历程。面对春潮涌动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公司确立了“安全源于设计、安全源于管理、安全源于责任”的发展理念,将“零缺陷、零违章、零事故”作为安全质量的最高目标追求,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劲头,在万众瞩目下踏上了赛道,迅速进入了加速追赶的状态。
如何做到长治久安?公司在总结业界兄弟单位发展经历中的经验和教训,深切感受到,一味沿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安全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安全生产的要求。秉承着“本质安全”的理念,公司领导班子带领城铁人探索出了一条既符合安全生产实际,又具有“城铁”特色的创新之路。
公司以“6S”管理为抓手,持续推进体系建设与落地,实现公司安全工作制度化、标准化、流程化管理。按照风险预控管理流程,重点对梯车作业、大型机械吊装、变电所设备安装等业务进行了辨识,提高了风险预控能力。对所有岗位进行危险源培训,促使员工掌握本岗位危险源、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同时要求作业队坚持从规范班前预备会和班后总结分析会入手,运用“学、讲、记、查、评”五字诀,推广“五步工作法”,牢筑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
靠长效机制保安全是公司安全管理的又一有效途径。公司按照“一岗双责、党政同责”的要求,建立了一级查一级,一级推动一级的安全生产格局。在公司安委会的统领下,将安全质量责任细化分解到各级管理岗位,将安全质量压力层层传递,形成了全方位、全覆盖、职责清晰、责权一致的责任体系。公司安质部每月将安全检查结果汇总、分析后,反馈到各项目部,作为下次现场检查时主要验证隐患问题整改情况的依据,既强化了“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又督促基层单位按期进行整改,取得了较好效果。
公司要求安全工作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人落实”,为了让制度的每个字都能落地有声,公司从上到下建立了完整的监督网络,重点抓规章制度的执行,抓安全责任制和安全措施的落实,实现了对重点工作的全过程监督。
在城铁公司的工地上,只要发生不良事件,哪怕仅仅是一件小小的“三违”,也一定会认真分析,一追到底。公司领导给这个过程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剥洋葱”。他们说:“剥洋葱”每剥一次,每个人的眼睛都会被辣一次,辣的多了,自然会记住事故的教训,从而增强安全生产的自觉性。
从最初的安全基础建设、安全基础整顿,到后来的“规范管理,强基达标,提质增效”,直至全面推行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城铁公司一步一步地使安全管理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张,项目多、专业广、上线作业人员密集的现状使安全的风险和管理压力陡增。
“我们把安全管理的重心前移,每个项目部均设置了安质部,较大的项目配备了安全生产总监,公司上下共有125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从事专职监督管理工作,确保班组的安全管理人员全覆盖,牢牢把控现场安全。”公司安质部长李昊在集团公司安全生产交流会上说,“在此基础上,通过层层选拔、培训、考核,我们在生产一线各个工序设立了300多名群众安全生产监督员,负责现场的安全生产监督。”
这支敢抓敢管,勇于监督的群安员队伍每天在施工生产一线纠违章、查隐患,只2017年一年,就排查出1339处安全隐患,为公司安全生产长治久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了公司安全管理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2017年2月9日,正是春寒料峭,职代会的会议室里,总经理李磊在给全公司的代表做报告。
“安全费用投入这么大,值不值得?”有职工代表小声嘀咕。
“值,不但值,而且还要继续增加。”李磊对着82名代表肯定的说。“决定一个企业发展质量、发展速度的因素很多,但最基础的、最本质的就是安全工作,离开了他,企业的发展根本无从谈起。”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仅2017年,城铁公司投入安全生产费用的资金就高达4600多万元。公司大力推进“科技兴安”工程, 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战略,以机械化生产替换人工作业、以自动化控制减少人为操作,实现“无人则安,少人则安”。2017年,在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罗兵的主导下,公司基于对第一代隧道水冲洗车在工程现场反馈回来的数据和各方建议,通过对设备的技术改造,进一步优化了现有设备作业模式,研发了“智捷”绿色空间系列第二代隧道水冲洗车。
新的隧道水冲洗车一经下线,迅速被调配到杭州、广州、重庆等地铁建设工地,极大地减少了配合人数,实现了降本增效,受到了各方业主的交口称赞,诠释了“科技兴安”的深刻内涵。
除此之外,公司研制的综合联调动态检测车、疏散平台布放装置、汇流排布放装置等多项机械化装备,也在祖国大江南北的地铁建设工地上广泛应用,为公司施工生产追求本质安全奠定了基础。
有着多年工程经验的公司党委书记靳富群在项目盯岗时发现,变压器在通过轨道车转运过程中,装卸需要垫枕木,通过手扳葫芦人力搬运,耗时费力不说,安全风险极大,有时在空间有限的隧道根本无法操作。他把这个情况作为一个“课题”,交给了机械租赁公司。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发后,仅仅4个月,“地铁供电设备运输装置”出现在了重庆10号线的轨行区,有效解决了现场大型设备转运的难题,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
在地铁建设中,劳务人员流动性大, “打游击”的现象十分普遍,给工程建设带来很大安全风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司积极借助 “互联网+”破解安全生产难题,组织开发了“城铁安捷”系统,该系统整合了即时通讯、劳务人员实名制二维码管理、隐患排查等功能,打通了各部门间联络通道,加快现场安全质量信息流转速度,实现了安全质量督导检查工作便捷化,使得“数据多跑路,人工少跑腿”变成了现实。“通过手机APP,在日常的安全质量检查过程中真正实现了发现问题及时上传、上传问题及时推送,推送问题及时整改,整改问题及时查验,解决了管理流程的闭环性,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重庆10号线安全总监李建骥说。
为了打破传统的口号式、会议式、填鸭式安全教育模式,让安全培训更有吸引力,公司实体体验区和VR仿真模拟体验系统采用视、听、体验相结合的三维立体式安全教育新模式,实施可感受、可操作的实体化安全教育,通过体验各种危害“事故”,让员工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安全对策,自觉预防不安全行为,达到提升安全意识的目的。劳务工老孟说:“以前在别的工地上干活,都是去了先开会学习,然后去现场干活,说实话,讲的大道理俺也不懂。在这儿带上‘眼镜’,眼前的事儿跟干活儿时候一样,要注意的东西一下就记住了。”
经过多年工程实践的沉淀和项目管理的探索,城铁公司确立了“精心、精确、精细”的质量管理理念,严抓内部管理,一次次保证了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节点工期,向业主兑现了“诚信经营、文明施工”的郑重承诺。
早在2011年,北京市建委、质监站就曾组织全市地铁在建项目的相关人员参观过城铁公司出品的“艺术品”。在公司承建的北京地铁15号线南法信车站,建委领导专门召开优秀施工工艺现场观摩交流会,对“城铁”相关施工工艺进行观摩、交流、推广,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这只是公司多年来追求精品工程的一个缩影,但确实是公司狠抓精细化管理,工程质量达到“工艺品”级标准的真实写照。城铁人怀着对工程质量孜孜不倦的追求,在工艺和质量的针尖儿上翩翩起舞。
在工程项目管理上,公司突出“六位一体”和“五个”标准化,确立了“四精”目标,建立起岗责设置科学、工作任务明确、管理责任落实、监督制约有力、运转协调高效的精细化管理体系。目前,公司相关管理制度、规范、实施细则多达100多个,涉及管理上的方方面面。作为工作中的某一个环节、一个程序,如何做,取得什么效果等都有相应的要求和依据,体现了质量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
2017年,城铁公司积极开展工艺提升活动,以样板工程为抓手,运用BIM、VR等先进技术,狠抓设备、原材料质量和安装工艺,尤其是北京S1线、重庆10号线、广州知识城线及13号线、青岛13号线等项目,在工艺提升上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为公司工程质量和工艺水平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其工艺水平在公司2017年11月举行的质量培训交流会上得到广泛认可,并得到所在城市建设单位的高度赞誉。同时,公司结合近年行业工艺提升发展情况和公司既有工艺水平,着手修编公司各专业工艺图册,以期对公司各专业的工序质量和工艺水平进一步提升。公司积极学习、研讨,明确“工程质量实施和监管分离”的质量管理思路,并已初步形成“质量实施管理办法”和“质量监管办法”,不久也将结合有关国家规范和公司既有规章制度继续细化完善。
时间是最忠诚的记录着,在城铁人的共同努力下, 2017年,城铁公司14条新开通线路质量验收均一次通过且评价良好,已开通线路运行平稳,未收到业主单位有关质量投诉。公司获得国家级奖项2项,其中南昌轨道交通1号线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北京地铁7号线通信系统设备安装工程荣获2017-2018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中国安装之星)。公司荣获中国中铁“安全生产百日竞赛”先进集体,创建股份公司级安全标准工地1个,创建局级安全标准工地6个,公司连续第五年荣获全国“安康杯”,并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收入囊中。
时间是最好的证人,他旁证了城铁公司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华丽蜕变,记录了城铁人团结奋进、自强不息的创业历程,书写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史上安全质量的华美篇章。然而,这还没有结束,城铁公司正昂首阔步,追求着下一个更好的安全生产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