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中国足球事业发展的希望
——中德青少年足球友谊赛侧记
本报记者 马小宁 冯雪珺 黄发红
7月5日,柏林奥林匹亚体育场,又一次见证了中德两国青少年足球交流的历史性时刻。
正在德国进行国事访问的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观看中德青少年足球友谊赛。习近平寄语两国小队员和足球界人士:中德两国足球合作正在不断深入推进。提高足球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中方愿同德方加强足球领域全方位交流合作。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德足球合作一定会结出更多硕果。
此情此景是那么熟悉:3年前的3月29日,也是在这里,首次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的习近平主席,亲切看望在德国训练的中国陕西志丹县的少年足球运动员,并观摩了他们同沃尔夫斯堡足球俱乐部少年队员的共同训练。绿茵场上,习主席希望更多的青少年投身中国足球事业,也希望中德两国加强足球交流。
3年来,这一殷切期望,这一深情嘱托,成为两国足球界人士的重要使命。
3年来,筚路蓝缕,玉汝于成。中德足球合作,特别是青少年足球合作,成为两国日益密切的人文交流合作的最大亮点之一。
“发展足球,中国领导人决心非常坚定”
5日当天,在奥林匹亚体育场切磋过招的青少年足球队伍,既有男队,也有女队。柏林,也是中国青少年足球队德国之行的第一站。接下来的一周内,他们将有机会接受德国国家队主教练勒夫及职业球队教练的现场指导,还将去当地足球精英学校学习。
两国领导人的到来和观赛,让小球员们兴奋不已。
比赛前,柏林SC足球俱乐部的艾厄姆·海默尔作为德方球员代表,为习主席夫人彭丽媛献花。比赛结束后,海默尔仍沉浸在见到中国领导人的激动中:“今晚我一定会失眠的。中国队表现得很棒,比赛异常激烈。”
“以前了解中国足球吗?”
“知道!知道!”绿茵场边,另一位12岁的足球小将马鲁万·加利面对记者,抢着回答:“中国足球现在发展得很快!”原来,他所在学校有两个来德国短期交流的青岛小球员,“他们已经回国了,但我们一直保持联系,特别爱聊足球”。
来自山东的王旭是中国青少年足球队的守门员,他的一次次精彩扑救获得了不少掌声和欢呼。他连用“紧张”“高兴”“荣幸”来形容见到习主席的心情。王旭的偶像是意大利门将布冯,目标是成为中国男足的主力。
3年前在这里参加过比赛的志丹少年足球队队长徐志雨,知道习主席再次来观看中德两国青少年球赛,心情十分激动,一切仿佛就在昨天,“就是从那时起,我立下志向,好好学习,好好踢球。在德国的训练让我学到了更好、更专业的足球理念”。
朴实、稚嫩的语言,透露出自信,也传递着友情。习主席的鼓励,与德国伙伴之间的相互学习,已成为小球员们人生的一笔重要财富。
菲利克·库尔茨是德国曼海姆莱茵内卡德中友好协会主席。3年前,习主席来这里看望在德国训练的中国少年足球运动员时,他就在场。此后,他和一帮志同道合者发起德中U16青少年足球友谊赛,在德中两国城市间进行青少年足球交流。时隔3年,习主席又一次观摩青少年球赛,让他感慨:“发展足球,中国领导人决心非常坚定!”
久久为功,足球文化要从娃娃抓起
“加强国际交流借鉴,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久久为功,逐步提高中国足球水平,让积极向上的足球文化成为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今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从建设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的高度,道出了中国足球发展的长远路径。
德国是足球强国,德国足球的荣耀与其深厚的足球文化和成功的青少年足球培训体系有直接关系。这是中德开展足球合作的重要基础。
2016年11月,中德两国签署了3个不同层面的足球合作协议。随着中国历史上首个国家级足球合作协议的签订,中德足球全面合作的大幕就此拉开,越来越多的中国少年球员有机会来到德国训练,或在中国接受德国教练的指导。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足球强,则中国足球强。见证签约仪式的德国足球协会外国问题专家施拉普纳,是中国国家足球队第一位外籍教练,与中国足球结缘25年。“范志毅、高洪波、黎兵……”接受记者采访时,施拉普纳谈起当年的“兵”,如数家珍。
2015年,在习近平主席主持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从此,足球列入各地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学时比重加大。在施拉普纳看来,这种“从娃娃抓起”的做法,正是德国足球文化的内核。
“足球之于德国人,就像乒乓球之于中国人。”施拉普纳告诉记者,很多德国人从5岁开始,每周一场球赛就成了周末的固定动作。德国每个城市、每个城区甚至小到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足球俱乐部,它们会组织青少年培训、比赛。“参加足球巡回赛对很多德国青少年来说是家常便饭。”施拉普纳认为,“中国足球需要的不仅仅是足球技巧,更需要为少年儿童注入足球文化。”
在中国球迷眼里,拜仁慕尼黑足球俱乐部(以下简称拜仁)无疑是世界最著名的球队之一。但中国球迷可能不知道的是,拜仁是最早与中国加强足球青训合作的德国甲级球队。从去年10月至今,拜仁相继在青岛、深圳建立足球学校。为保证青训的合作效果,拜仁足球学校建立了双向交流机制,既定期派出2—3名德国教练到中国,也邀请中国教练和球员到德国观摩、训练。
拜仁足球青训学院总经理约亨·萨乌尔告诉记者:“教练回来后都认为,中国孩子积极性高,还守纪律。一些小球员很有天分,有望通过培训和训练,未来参加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再慢慢走上欧洲舞台。”
目标明晰,构筑中国足球发展空间
中国政府重视足球的努力,中德两国在青少年足球领域开展的卓有成效的合作,让人们对中国足球的未来越来越充满信心。
马丁·海格勒是拜仁的国际关系总监,曾是一名资深体育记者,20多年来一直关注着中国足球的发展。他递给记者一份他在1993年撰写的有关中国足球发展的报告,从中不难看出,他对中国足球因为一些战略布局失误而在国际赛事上频繁失利感到十分遗憾。
“现在我要推翻自己20多年前的老结论。”海格勒告诉记者,中国2017年初发布的《中国足球协会2020行动计划》,清楚列出目标时间表,例如到2020年,青少年足球注册人口达100万,其中女足10万,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要扩展到2万所……
清晰的时间表,显示着计划的严肃性。这份认真,让海格勒看到了当年德国足球的发展痕迹。2000年,欧洲杯惨败令德国开始变革之路。正是因为德国足协和德国足球职业联盟共同决定,将工作重心重新转到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上,德国足球国家队才收获了大量既有天分又有经验的年轻球员,让“德国战车”10年后再次崛起。“习近平主席的足球改革计划,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足球未来的发展希望。我们很高兴看到这一改变。这将奠定足球发展的良好根基,是一项正确的举措。”
施拉普纳也是德中U16青少年足球友谊赛的促成者之一。不能到柏林见证德中足球合作的又一历史性时刻,多少有点遗憾。但说起中国的足球梦,这位如今已77岁的德国足球老人,仍像当年一样充满“豹子精神”:“有了雄心斗志,如何一步步落实是关键,这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和耐心。”不过他大胆预言:“中国队要出成绩,10年差不多了。”
让我们一起期待中国足球的明天。
(本报柏林7月6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7年07月07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