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子与筷子,哪个更好?
——中西方民主制度之辨
潘旭涛
就餐时用叉子好,还是用筷子好?当然是吃西餐用叉子,吃中餐用筷子,不同场合使用不同餐具。这个简单至极的逻辑,放在民主问题上,却让很多人犯了糊涂。
最近,两份有世界影响力的报刊对中国的民主化程度作了排名,而结果却是大相径庭的。在英国《经济学人》“民主指数”排名中,中国名列137位,排在伊拉克、阿富汗之后;而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世界最好国家”排名中,中国名列17位,排在爱尔兰、韩国之前。相同的中国,为何评价会如此天壤之别?
研究后可以发现,“民主指数”里的5类60个指标竟无一个与中国实际相符。有分析指出,用三权分立等指标来衡量中国,其荒谬程度就如同认定拿刀叉吃饭的人是文明人,而拿筷子用餐的人是野蛮人一样。
就连曾极力推崇西方民主的日裔美国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近些年也公开表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正确的政治制度。
西方民主逐渐出现的弊端引发世人反思。刚刚结束的美国竞选,被BBC称为“民主的拙劣广告”。该报道称,一名在北京看美国总统竞选的19岁中国学生说,“这是历来最有娱乐性的竞选,美国政治本质就是娱乐。”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明白,适合自己的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什么样的民主制度最适合自己?中国人有着自己的标准。
2014年9月5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提出了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否民主的8个标准: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
当然,对于西方民主,拒绝全盘照搬不等于拒绝借鉴。中国人看问题向来是辩证的,既有制度自信,又不固步自封。正如习近平所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个新事物,也是个好事物。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政治制度就完美无缺了,就不需要完善和发展了。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12月07日 第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