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舆情 >

国人母语能力堪忧,真的吗?

2016-08-11 08:22 来源:人民日报
国人母语能力堪忧,真的吗?(深观察)
本报记者 丁雅诵
 
  日前,在“中国母语和外语语言能力高端论坛”上,与会专家表示,中国人的母语语言能力现状令人担忧。
 
  一个合格的汉语母语者,该是什么样?江苏师范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杨亦鸣介绍说:“通过掌握汉语规范,提升汉语应用能力,进而形成汉语母语文化认同,将汉语内化为一种人文素养,做到这些,就算是具备了较高的汉语语言能力。”
 
  用母语听说读写,对一个普通人来说,或许不成问题。但是要想听得清、说得明、读得懂、写得好却并不容易。年轻人天天坐在电脑前,提笔就忘字;堂堂大学毕业生,一个请假条都写不完整;各种网络流行语,肆意入侵书面写作……母语能力的下降,特别是书面语言能力的退化,与传统文化的缺失、汉语精华的遗失以及当下网络语境的随意性不无关联,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心灵的缺失、美感的缺失、文化的缺失,反映出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危机。
 
  汉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从这个意义上看,丧失了汉语语言能力,就是断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之根。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学部委员沈家煊说:“母语语言能力低下,于个人而言,会阻碍理解与表达、拉低个人竞争力;于国家而言,则可能丧失赖以生存的文化根基和民族认同。”
 
  “当前,提高汉语能力,主要是要培养汉语书面语的语感。”北京大学教授、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陆俭明说:“语感的培养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靠的就是大量的阅读、大声的朗读、适当的背诵,日积月累,感觉就有了。而如今,在学校里,老师们讲主题思想、段落大意,讲词汇、讲语法,但学生的阅读量却越来越少,很少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了。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在碎片化的阅读时代,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和精力去阅读的经典之作渐渐失去了市场。然而,要提高汉语能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却是必由之路。熟读经典对语言能力提升有怎样的作用?或许网上流传的这个段子,能生动地说明问题:读书有什么用?就是当你出去旅游,看到天边落日余晖,雀鸟归巢时,你想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哇,好多鸟,真好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没有大量的阅读,语言能力提升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文章写得好,有人向他请教方法,欧阳修说:“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而现实中,中国人的阅读量低得可怜。据统计,在世界范围内,读书最多的是犹太人,平均每年每人64本,美国正在开展每人年均读书50本计划,日本人每年读书44本。而中国每人每年读书不足5本。
 
  此外,现实中还有这样一种论调:把母语语言能力下降的责任归结到外语头上。常有人抱怨:“就是因为天天让我们学英语、考英语,结果外语没学好,自己的语言也弄丢了。”但事实上,母语与外语语言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文秋芳说:“学习外语对母语能力提升有促进作用。外语是通向世界的窗户,也是审视自身母语文化的参照点。在比较当中,才有鉴别,才能够更好地欣赏。具备多种语言能力,是个人全面发展所必需的。”
 
  语言是一个容器,文化就装在里面。语言能力不过关,就无法触及文明深处。目前,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能力,我们都还差得很远。而要实现母语和外语能力的共同提升,一方面立足中国,掌握母语能力,传承、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放眼全球,增强外语能力,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的先进文化、知识和方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6年08月11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