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娱乐 >

《无问西东》:唤醒沉睡的情怀

2018-01-22 08:5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无问西东》:
唤醒沉睡的情怀
□本报记者 苗 春

  王力宏在影片中饰演西南联大学生、投身空军后殉国的沈光耀

  当下内地影坛最热的片子,当属李芳芳执导,章子怡、黄晓明、王力宏、张震和陈楚生等出演的《无问西东》。不仅上映第3天票房破亿,而且口碑在国内所有平台的评分都不断上扬。舆论认为,影片虽然有瑕疵,但非常震撼人心,令人观后深思回味。有人甚至认为,《无问西东》为2018年的国产电影开了一个好头;继2017年《冈仁波齐》《二十二》等文艺片获得票房口碑双赢、《芳华》也获得较高票房和好评之后,《无问西东》又得到很多知音,说明中国观众已经养成了为文艺大片买单的习惯,文艺片的春天已经到来。
 
  
 
  情怀之作
 
  《无问西东》被一些观众誉为“情怀之深、回望之远,在今年国产电影中绝无仅有”,它“传递了可贵的时代精神,具有时代质感和情怀”。而因为这部影片在观众中引发的广泛而深刻的思想与情感共振,被认为代表了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情怀与担当,求索与追寻,将是下一季中国电影的魂”。
 
  这部影片原本是纪念清华大学百周年的献礼电影。影片截取上世纪20年代、抗战时期、上世纪60年代和现在这4个年代中的清华人与时代共振的有关故事,穿插他们关于清华大学的共同回忆。无论他们经历了什么,在他们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他们都体现了人生的真情、大爱,表现出可贵的格局、信仰,都有着书生意气,赤子之心。影片真诚地表达了不同年代的真实,以浓浓的人文关怀,体现着动荡乱世中知识分子的高贵精神和清朗雄健的风骨。
 
  “上下求索不对吗?人之初性本善不对吗?位卑未敢忘忧国不对吗?君子之道不对吗?”出身富贵却参加飞虎队为国捐躯、总是用善良和纯真看世界的清华毕业生沈光耀这样诘问他人。空军教官告诉他:“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这是影片的主旨之一。
 
  有网友总结说:影片所有的故事,被一种浓烈的、高尚的精神串起,这种精神,高于明哲保身,高于精明算计,或许会让人在当下显得格格不入甚至愚蠢,但这种精神指引着人们,去面对或盲从、或黑暗、或动荡、或浮躁的时代,给我们伟大的精神世界一抹闪耀的光芒。
 
  匠心之作
 
  影片不仅立意高远、底蕴深厚,而且采用了比较巧妙的结构。以四代人的4段青春故事,穿越百年,从清华学堂到西南联大,到清华大学,这里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时代的希望和栋梁,这些伟大的名字累加、交织在一起,构成的就是一部浓缩的百年中国史。
 
  影片中,一代代人在迷茫的青年时期,被上一代点拨、引导去叩问内心:梅贻琦点醒吴岭澜,吴岭澜教育沈光耀,沈光耀帮助陈鹏,陈鹏点醒李想,李想救了张果果父母。他们都是在立德立言。最终每个人都做出了适合自己的、真正想做的选择,并在成长之后又给予下一代人同样的精神滋养,把真正的大学精神传承下去。
 
  影片对演员的选择很准确,陈楚生的文人气质,王力宏的富贵公子气质,黄晓明的憨实,章子怡的倔强,米雪的温情深爱……演员们都在影片中贡献了自己最有魅力的银幕形象。
 
  催泪之作
 
  影片塑造了很多催人泪下的人物和场景:师生“静坐听雨”桥段,双膝截瘫的外国传教士带领大山里的孩子们唱歌抵御寒冷饥饿的桥段,陈鹏向劫后余生的王敏佳表白“我就是那个给你托底的人”的桥段,沈母劝阻沈光耀从军以及沈光耀的战友送沈光耀遗物给沈母,沈母翻看儿子的日记和素描的桥段……很多观众含着泪观看影片的后半部分,到影片最后的杰出清华人彩蛋时,不禁热泪滚滚。
 
  无论影片展现的困境中的浪漫,还是人性中的无畏和对真善美的向往与坚守,抑或是这些被巨大的深渊吞噬,以美好开始,以惨痛结束,都令人感到被深深触动。有人这样表达自己流泪的原因:“痛苦而深刻地思考人生,舍弃一切保家卫国,为他人鸣不平,按照今天的价值观,这些显得很遥远。但坐在电影院里,有些被忽略太久的东西突然被唤醒,忍不住泪流满面。”
 
  很多人起初并不看好这部影片,认为它不过是类似公益宣传片的献礼片,影片也确有不少被吐槽之处,如导演的掌控力不够,让四代人故事交织有些勉强而每个故事都不完整,结尾处过度说教,有些矫情、煽情,过多的旁白和音乐,张震领衔的现实故事显得牵强等。但也有人指出,张震这一段尴尬,恰是因为现实与前三段故事相比,我们这一代人和前代知识分子境界悬殊,因此影片引发的思考才会如此有深度、有广度。
 
  还是观众说得好:“看完电影走出影院,转眼又是纷繁绚烂的世俗世界,还得收起不切实际的感叹,负重前行。无论如何,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1月22日   第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