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家国情怀于平淡隽永
——观电影《情归昆仑》
应 平
今年是援疆20周年,援疆主题电影《情归昆仑》的拍摄和上映显得格外有意义。
这部影片以真实的援疆干部感人故事为原型,讲述了援疆干部黄恩华舍小家顾大家,为援疆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故事。影片通过黄恩华之女宁宁到父亲生前工作的地方寻访父亲足迹的方式,一步一步地深入展现黄恩华的内心,影片具有悬疑色彩,也带有人物传记特质。
影片首先用新疆的美景感染了观众。草原、沙漠、戈壁,主创把大美新疆的南疆、北疆、东疆的风光都浓缩在虚构的大漠县。但这里更美的是人,影片塑造的贴近生活、有质感、接地气的共产党员形象朴素而真实,可以说,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大情怀比风景更美、更感人。
这种情怀就是家国情怀,它来自于主人公的信仰,也来自于我们民族的传统。千百年来,新疆这个地名本身就灌注着一种家国之情。在援疆的岗位上,黄恩华的家国情怀被发扬光大。援疆干部从传统文化里继承了维护国家统一,同情扶持弱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本主义情怀。同时,援疆题材在当下又有着特别的现实意义。黄恩华看起来很平凡,但是在援疆过程中,他开拓了人生视野,也更好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部电影就像散文诗,结构上没有多么严密、宏大,也没有多少跌宕和轰轰烈烈,在看似平淡随意的小细节、小故事中,却能让观众慢慢去体会深情和神韵。比如黄恩华为了通知老乡躲风雪,自己的脚差一点冻掉了,淳朴善良的哈萨克牧民把活羊杀了剥皮,用羊皮包住他的脚,才使他的脚不至于烂掉。影片中没有空洞的说教,风格含蓄、清新、隽永。编剧、导演把重大的、有些难拍的题材,拍成了一部有审美追求、有艺术智慧,能够把我们的价值、理念和情怀展现出来的影片,为人物传记影片的创作,做了有益的探索。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7月03日 第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