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拍好作品才是硬道理(文艺新视界)
——对“暑期档”电影市场增速放缓的思考
饶曙光 尹鹏飞
核心阅读
●电影类型同质化、购票补贴“退潮”、偷漏瞒报票房系统漏洞被修补,皆是今年暑期档市场疲软的原因
●依赖硬件指标的外向型增长模式需要调整,各地新增银幕上座率不高,甚至拉低了单银幕产出,结构性过剩的现象凸显
●一方面,原有的规模化、数量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须促进市场转型,提升内容生产能力;一方面,主流电影观众的消费热情未明显减退,电影新生力量源源不断,中国电影整体进入更加理性的发展阶段
今年第二季度以来中国电影增速放缓。其中,暑期档票房同比下降,整体表现疲弱,缺乏支撑性和示范性的标杆作品是不争的事实。但从近五年以来的票房增长率来看,起伏涨落是电影市场发展的规律性体现。去年48.7%和今年第一季度51%的涨幅无疑是中国电影市场发展中的峰值,但我们不能用发展的峰值来衡量和替代平均发展速度和指标。事实上,今年暑期档的中国电影票房增速放缓是中国电影产业高速发展态势下的一次必然调整,也是当前中国电影市场结构性矛盾和短板效应的集中体现。
电影类型同质化、市场泡沫被挤走,导致“暑期档”市场的疲软
从“供给侧”角度看,今年暑期档国产电影的生产能力并未满足电影市场的终端需求。相比去年同期,今年暑期档票房三甲的票房收益和口碑评分反差甚大。首周发酵的差评和口碑营销的跌落直接抑制了观众的持续观影意愿,导致档期资源被虚耗,这也反映出当前中国电影综合工业水平尚不稳定,难以连续提供高质量的影片。
同时,暑期档电影类型同质化严重,拓展创新不足,在应对市场新增的不确定因素时捉襟见肘。今夏主流影片类型多局限于国产片善于驾驭的内容:重复生产《致青春2》和《夏有乔木 雅望天堂》等青春、校园、爱情等题材的“轻电影”,观众对此已经审美疲劳。加之优势类型如喜剧和奇幻、魔幻影片的缺席,整个电影暑期档既没有中小成本的黑马,也没有可以支撑起市场的大制作。
可以说,国产大片遵循创作规律和创作周期的模式还没有形成,少量的高概念产品虽然在特效层面体现了中国电影工业发展的水平,但综合能力、综合效应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比如,不少影片只见特效,不见人物塑造、叙事逻辑和人文关怀,缺乏与技术匹配的创意转化,观众评价普遍偏低,缺乏美誉度。整体而言,今年暑期档电影未能达到激活暑期档的预期效果,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供给侧改革的任务任重道远。
2016年暑期档票房同比下滑的直接原因则是购票补贴的“退潮”。“票补”是近年票房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并在2015年暑期档达到顶峰。今年年初,各主要在线售票平台资源整合趋于稳定,电商补贴也随之趋于理性:“票补”减少,整体票价回升,人们依赖补贴的消费习惯被打破,被“票补”的低票价所吸引的新观众群体流失。
与此同时,有关主管部门升级票务软件系统,从而很大程度上堵住过去偷漏瞒报票房的系统漏洞,与票补退潮共同驱除以往电影市场中由“非观众”因素造成的票房泡沫。从受众角度来看,票补退潮挤出的不仅是泡沫,借此如能在深度市场调研基础上合理规划票价,则有可能优化和重建观众体系,避免票价反弹。
不可过度依赖外向型增长模式,人才培养需持续
当前,新一轮放映市场的扩张并未带来预期的票房增长。电影产业化改革以来,依赖硬件指标的外向型增长模式是中国电影市场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以银幕数量来说,2015年全年新增银幕8000余块,当前全国银幕数近40000块。电影终端出口的增加无疑为中国观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从需求侧方面看是大有裨益的,但简单推算出的人均银幕占有率并不能代表真实的消费容量——影院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凸显结构性过剩的现象,多地新增银幕上座率不高,甚至拉低了单银幕产出。业界对三四线城市、小镇青年作为中国电影增量的期望值恐怕也估量过高,他们在春节档曾经表现出来的热情让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幻觉乃至幻象。
2015年暑期档国产电影佳作频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力量”的崛起:创作群体的更新换代打破了以往类型和人才单一的局面,在影片类型和故事呈现上贴近主流观众,从而创造了暑期票房奇迹。而新力量需要源源不断的培养和补充,今年暑期档就暴露出中国电影在人才培养和项目优化配置上的短板。
当前中国电影主流观众群体呈现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其审美趣味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电影创作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给中国电影市场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今年暑期档电影一定程度上退回旧有的保守创作轨道,缺乏进取心,过度依靠IP和粉丝营销不是可持续发展之道,难以完全满足年轻观众的观影需求。
借市场“拐点”促进结构性调整,增强“内生性动力”
面对市场降温,“拐点”成为当下业界的热词,业界和诸多媒体均借此归纳当下中国电影市场层出不穷的新情况。其实,所谓拐点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电影市场长期超速发展带来的一种必然现象。所谓增速放缓的“拐点”,正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过程中一次自然和必然的调整。
当前中国电影规模化、数量型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国产电影要想进一步增强竞争力,获得更多话语权和主动权,必须借此契机促进市场转型,切实提升内容生产能力,增强创意能力、想象能力,通过类型拓展实现每一个项目的深加工,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进一步搞活强势档期,电影市场生态才能更加合理和优化,发展更加可持续,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在此基础上,我们需更加注重中国电影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创新性,包括完善电影产业链,有效开发电影后产品、衍生品,努力实现与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互动。总之,我们不能沉溺于单纯的票房指标,而要有效增强中国电影发展的“内生性动力”,推动中国电影进入质量型、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创作出更多具有经典人文品格、艺术内涵和中华美学精神的作品。对于中国电影、中国电影产业而言,发展固然是硬道理,但出作品尤其是出具有经典人文品格、艺术内涵和中华美学精神的好作品更是硬道理。
中国电影产业经过连续十多年超过30%的复合增长,在某种程度上提前消耗了许多有效资源,工业体系、传播体系、有效资源及其深度开发、创意与想象能力、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短板越来越强烈地凸显出来。同时,产业层面、文化层面、美学层面各种准备不足不够的问题不断暴露出来,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特别是冷静、清醒的思考,主动进行结构性调整以有效延长并且努力拓展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另一方面,当前中国电影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并没有发生逆转性的变化,主流电影观众的消费热情也没有出现明显的退潮,电影新生力量仍然源源不断地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可以说,中国电影整体进入了一个更加理性的发展阶段,短期资本、非专业资本的退潮虽然对中国电影的发展速度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中国电影发展的泡沫,有利于中国电影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
从资源配置角度来看,过高的发展指标会更多地消耗中国电影的有效资源,为了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和主动性,应当适时、适当、适度降低中国电影的发展速度,利用增速放缓的时机加快推进结构性改革和调整,特别是加大供给侧改革的力度和强度,保障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进一步增强中国电影整体性发展的内生性动力,化被动为主动,短期效应之后一定会有助于推动中国电影从数量型、规模化增长转变为质量型、内涵式增长,迎来中国电影产业发展黄金时代的另一种景观。
从长期利益来看,中国电影不应是单纯的指标堆砌,更不能沦为提供炒作话题的机器。中国电影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依然是要尽最大的努力来提升中国电影的质量和品质,要自始至终、始终不渝地与中国电影观众在一起,有效、优质的满足广大观众日益增长的电影需求,不断拓展观众的年龄和地域,让更多的人切切实实享受到中国电影改革开放繁荣发展的“红利”。任何简单、不加分析和思考地唱衰中国电影的论调将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虽然中国电影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之路是长期的、艰难的、充满各种变数甚至可能会出现反复曲折,但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作者饶曙光为中国电影艺术家协会秘书长,尹鹏飞为上海大学博士研究生)
《 人民日报 》( 2016年09月13日 2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