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志愿者王春刚(左)、张佳鑫(中)、尹岳峰(右)在雅安群众安置点
人民网北京5月12日电 (李楠楠) 4月26日,人民网征集了3名志愿者,全程跟踪参与、监督中国红十字会2000万芦山地震专项资金的使用过程。在约33小时的征集时间里,共有522名网友参加。4月28日,经确认,尹岳峰、王春刚、张佳鑫三名网友成为首批入选志愿者。
5月3日,3位网友分别前往成都、南宁的6家中标公司进行监督工作。5月5日,三位网友在成都会合,并与本网驻四川记者一同前往灾区,现场监督红会物资发放全程,11日,第一批志愿者结束此次监督活动。今日,第二批志愿已赶赴芦山,继续此次监督活动。对此,本网记者第一时间专访了首批参与监督的三位志愿者,以下为采访实录。
记者:针对各自现场监督过的企业,有没有发现问题?有没有提出过意见或建议?
志愿者王春刚:中粮(成都)对现场监督不是很配合,称周末休息,不能提供任何信息。其他几家企业沟通、配合顺畅。
志愿者尹岳峰:大部分企业乐意配合,除了成都的一家。企业对于网友监督活动应该说不是很理解,因为从专业程度上说,我们不是专业质检员,但是我们能看他们的生产条件、生产进度和质检报告书,这一点,中粮油脂钦州公司就做得很好。
志愿者张佳鑫:我参与监督了成都温江区公平镇“天香粮油加工厂”、“北京北大荒米业有限公司成都加工厂”以及“ 成都新兴粮油有限公司”,从上述几个企业的生产现场来看,都符合标书中对企业规模和生产能力的规定。通过盘查发现大部分企业的生产进度都领先于标书中要求的进度,企业都在焦急地等待着红十字总会的最终分配方案揭晓。其中存在着红十字总会与地方红会及政府部门协调联动的问题。可以看出,在紧急救援期结束后,灾后安置期依旧较为欠缺明确的规则,这包括界定受灾户、补偿标准、发放安排、统计登记政策等。这些规则的落实缺少系统的考量机制和评价标准,成为了制约物资迅速到达民众手中的瓶颈,而这些规则的落实都有赖于各方的协调联动。如果说红十字总会签订的救灾合同书为该批善款的指挥“大脑”的话,省红十字会、地方政府、地方红十字会以及地方社会组织将成为决定行动贯彻和实施的“手和脚”,只有手脚联动,相互协调配合,才能保证合同书的顺利实施,才能保证救灾物资第一时间到达灾民的手中,才会避免企业货物积压、库房囤货的问题。
记者:就灾区红十字会发放物资的过程来看,有没有发现问题?有没有提出过意见或建议?
志愿者王春刚:红会与地方政府对救灾物资发放计划、方案问题上,落实效率不高,中标粮油企业急切等待发货指令。有受灾群众反映了物资发放公平性问题,例如:受灾严重的农户与受灾较轻的农户在救济物资数量上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