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博物馆现场开放名画修复过程
本报赴荷兰特派记者 方莹馨
2019年是荷兰著名画家伦勃朗逝世350周年。为纪念伦勃朗,不久前荷兰最大的博物馆荷兰国立博物馆启动了名为“夜巡行动”的修复工程。工作人员为伦勃朗的名作《夜巡》罩上了一个透明玻璃罩,形成一个约50平方米的玻璃房。修复人员根据需要调节玻璃房内的温度、湿度。游客可以透过玻璃房看到名画的修复过程。
《夜巡》是伦勃朗为阿姆斯特丹城射手连队创作的一幅集体肖像画。在这幅画中,伦勃朗没有采用传统集体肖像画光源均匀分布的方法,而是让光源从侧面上方照向画面中人物,使人物呈现出有明有暗、主次分明的效果。“每年全球有超过250万人前来观赏《夜巡》。因此我们决定将它的修复过程对公众开放。”荷兰国立博物馆馆长塔克·蒂比斯表示,整幅画绘制在3.795米高、4.545米宽的画布上,加上画框重达337公斤。考虑到这幅画的尺寸和重量,也不太可能将它移出展厅。
走进位于博物馆核心区域的“荣誉展厅”,两侧名画云集。《夜巡》挂在展厅尽头最中间的墙上。画作前有两座升降平台。随着平台上的X射线荧光扫描仪在画作表面缓慢移动,一旁电脑屏幕上的参数和成像也随之变化。
“夜巡行动”是荷兰国立博物馆有史以来最大的研究与复原项目,耗资约300万欧元,预计持续一年以上。自1808年以来,《夜巡》一直在该博物馆展出,最近一次修复是在1975年。近年来,画作开始褪色,出现了泛白、皲裂等问题。“夜巡行动”项目协调人苏珊·斯梅尔特对本报记者表示,油画受损与涂料发生化学变化或遭受外部破坏等因素有关,“我们必须对画作每一层进行彻底检查,找到‘病症’,‘对症下药’”。
据介绍,在研究阶段,工作人员借助高分辨率摄影、计算机分析、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画作进行56次三维成像扫描,分析颜料中可能含有的钙、铁、钾、钴等化学元素。通过研究画作的每一层,探究画家创作过程中构图的一次次变化,“还将拍摄约1.25万张具有极高分辨率的照片,捕捉肉眼看不到的颜料颗粒等细节”。研究阶段结束后,再提出有针对性的修复计划。
玻璃房外,游客络绎不绝。有人盘腿坐在地上,仔细阅读博物馆发放的《夜巡》导览,了解画作的细节和背景故事;有人凑近玻璃房,仔细观察扫描过程;还有十几名学生围坐在玻璃房前,听老师讲解伦勃朗运用颜料的技巧。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参观人数并没有因《夜巡》正在修复而减少。相反,人们都很好奇名画是怎么被修复的,纷纷前来参观。
从法国专程赶来的游客朱尔斯兴奋地说,除欣赏原作以外,很多油画爱好者都想了解画家的创作过程、工作人员的修复过程,也想知道画作在被修复后,将呈现出怎样的新面貌。
荷兰国立博物馆还在网上同步直播《夜巡》的修复过程。人们还可以在网上跟踪研究进度和成果。最近一次网络直播显示,X射线荧光扫描工作已经完成,目前正在利用立体显微镜观察油画表面。
“如果说文物保护做得不够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对文物了解得不够多。借助数字成像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现代科技设备,可以对文物进行更全面彻底的‘体检’,探知文物的真实现状以及曾发生过哪些变化,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文物保护方案。”苏珊表示,公开研究和修复过程,可以让公众更直观地感受到科技在推动文物保护事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本报阿姆斯特丹电)
《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07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