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艺术 >

激活知识激活受众“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巡礼

2016-03-20 10:29 来源:人民日报
激活知识 激活受众(视线)
——“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巡礼



    本报记者 吴艳丽
 
  近期结束验收评审的“2015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以25个专题展、2900余件展品(近50%的作品为首次展出)、150余场公共教育活动、200万余参观人次,为美术馆的行业建设画出了一条上升的曲线。作为文化部自2012年以来着力推进的品牌项目,“馆藏精品展出季”再一次以严谨的深耕态度、亲和的交流姿态亮明“身份牌”——以馆藏精品为带动点,推动美术馆在传统、现实、未来三度时空中,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
 
  深耕与广拓
 
  美术馆不只是藏宝库,重新挖掘藏品,构建起新的美术馆叙事,进而激发学术研究,引导当下美术创作,是美术馆界经过多年成长达成的共识,也是“馆藏精品展出季”的主旨所在。综观“2015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不论是国家美术馆还是地方美术馆,或是高校美术馆、名人馆,均立足自身定位,进一步积极盘活馆内外藏品资源,向着深度与广度开拓——攫取典型性话题、人物或事件,或着眼历史,或深耕地域文化,或关注传承创新,或发掘新的史论内涵……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多元的研究方式、更加丰富的展陈形式,激活知识,展开生动且具有当下性的美术馆叙事,让艺术的馨香散播致远。
 
  深耕历史,让公众在对历史的观照中产生新的文化认知,是此次展出季的最大特色。面对“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一重大历史记忆,关山月美术馆和古元美术馆展出的关山月、古元的个体创作,显示了与时代风云的密切关联;北京画院美术馆对周思聪、卢沉《矿工图》组画的创作过程及思想深度进行了挖掘梳理,艺术家的时代责任与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得到淋漓彰显;回望美术史上著名的文化事件,广东美术馆就90年前岭南画派与广东国画研究会的学术论争展开深入研究,通过两大美术团体代表艺术家作品的并置,让尘封的历史有了鲜活的意义。
 
  借古开今,是以藏品重构美术馆叙事的重要旨归。中国美术馆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典型的“人民的形象”做作品的比对分析,在传统与现代的对照中,艺术、时代、人民相互辉映,彰显了这一主题绵延不绝的现实意义;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延续“北平艺专系列”,推出展览“传统的维度”,通过购藏的传统书画、临摹的传统壁画,展现了中央美术学院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学习传统的过程,启示今天的学院教育依然要固守教学传统——临摹与写生;对已逝的、有影响的艺术家进行再研究、再挖掘,也成为很多美术馆“借古开今”的发力点,如中华艺术宫推出的“俞云阶艺术展”,通过对其作品的重新编排整理以及教学手稿等文献资料的呈现,再次彰显了他在中国油画史以及上海绘画史上的地位。
 
  挖掘被埋没的艺术家和艺术史料,亦是本次展出季的一大亮点。如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河南省美术馆,分别对鲜为人知的在当地大学执教的艺术家张其翼、刘铁华进行研究,通过作品与文献交互的方式,明晰了他们的艺术历程与时代价值。
 
  越来越多的地方美术馆致力于研究、弘扬地域文化——青岛市美术馆通过并置展出中西水彩画作,希望对当地的水彩研究和创作起到促进作用;江苏省美术馆的“时代·经典”展,以31位大家的近120幅作品呈现了20世纪江苏美术发展的轨迹与成就;武汉美术馆的摄影展“汉上镜像”,将艺术与城市记忆、城市精神对接起来,探讨了时代、地域、人文之间的关系;浙江美术馆则以人为核心,从内心、个体、环境三个层面探讨了浙江版画从抗战时期以来的演变过程。
 
  展出季的持续开展,推动美术馆在构建自身在美术生态中的作用时,不断拓宽研究思路,逐步夯实学术:破资源先行为研究先行;破单调陈列为灵活新意。但从长远来看,美术馆还处于成长期,仍需要以潜心修行的姿态在夯实学术的道路上继续向着深度和广度发力。
 
  内化与外求
 
  对比前三届展出季总计近500万人次的观众量,本届展出季以200万余人次的观众量,显现着美术馆在公共文化服务活力的进一步释放——既将公众教育内化于展内,又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地做在展外,让静止的美术馆“动”起来。
 
  在公众教育的内化方面,很多美术馆提供了新思路。一方面,力求展览内容更丰富、更深入、更细致,尽可能多角度地与观众对话。例如潘天寿纪念馆抽取潘天寿变体画这一研究点,通过对潘天寿在古画临摹、寄托情思、画面改良、表现意境等情景下进行图像变体的对比分析,以及其《关于构图问题》的文字解析,让公众对绘画的理解做到了深入浅出。再如黑龙江省美术馆,从少儿视角展示了馆藏的北大荒少儿版画,既契合当代少儿美育的实际需求,也让成人换个视角了解当地的版画风貌和发展。另一方面,美术馆通过加强策划、丰富展陈方式,在形式与内容并重中强化了展览与公众的对话。更多的文献资料,以及3D投影技术、电子翻翻书等新技术的充分利用,汇聚为多维的探讨,让陌生变得通俗、让情感与氛围相融。
 
  展览之外,大多数美术馆在展出季的倡导下,在馆内举办了丰富多彩、强调互动体验的公众教育活动,也在馆外主动请进人群、送出文化,更加立体式地实现了最大范围的文化共享。一些美术馆还细化了受众群体,加强了对老年人的教育服务,并延展出相关的文化普及,如进行传统书画和古籍鉴定现场授课等。为防止公教活动流于形式,一些美术馆“动”起来,或邀请学校、企事业单位来参观,或奔赴聋哑学校、街道文体中心、偏远山村、军营等进行文化普及,或与高校对接实践教学……种种努力,显现出美术馆在文化共享上的拓进。
 
  在传播方式上,美术馆普遍运用了新媒体技术,使用二维码进行展品现场语音讲解以及与公众互动,同时开辟微信平台;更有甚者,如湖北美术馆建立了全新的微信语音导览模式,让公众可以随时随地了解馆藏作品。基于科技进步开发的美术馆新媒体服务,不仅让美术馆成了不落幕的“掌上美术馆”,也让偏远地区的公众有机会分享各个城市的文化盛宴。
 
  公教活动也带动了馆际合作,让文化服务冲破地域限制更加真实、近距离地走向更为广大的民众。例如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与广东美术馆、中华艺术宫、北京画院美术馆等共同策划了系列“赖少其诞辰百年纪念活动”,赖少其也从美术史走进公众的视野。
 
  美术馆的活力既在于对知识的激活,也在于对受众的激活。在这些方面,对于中国的美术馆界而言,依然任重道远。在这条大道上,需要美术馆人耗费心力、启迪智慧——开发更好的服务方式,细化受众群体,挖掘更多的知识点,一步一个脚印、由点及面地推广公共教育,让艺术的光芒照进千家万户。
 
   《 人民日报 》( 2016年03月20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