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激活城与校深层互动(连线评论员)
对话人:李 琼 湖北日报评论员 李 拯 本报评论员
李拯:近日,教育部与湖北省人民政府签署湖北“双一流”建设高校共建协议;武汉市也出台文件,以14条具体举措支持“双一流”高校建设。协议提到“推动重大科学创新、关键技术突破转化为先进生产力”,强调把高校的科研实力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武汉市还专门围绕高校资源丰富的地区,作出建设环东湖创新经济带等新规划。大学与城市如何互动,引发了新一轮的关注和思考。
李琼:孕育创新因子,提供人才支撑,涵养精神气质……高校对于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的时代,我们更要意识到,城市与大学之间,不仅仅是“所在”的关系,而是共生共荣、血脉相连的共同体。我们常说,一流大学是地区发展的源头活水,但城市发挥好、利用好优厚的大学资源,不是坐等着大学来为你输送优秀人才,提供先进的科研技术成果的“果实”。只有从培土、育苗开始,就深度参与、全力支持高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才能为城市的发展转型涵养水源,打牢坚实的根基。
李拯:说起大学与城市的关系,有这样一个有意思的对比:东湖与西湖,都是中国有名的城市湖泊,也都以有着丰富的科教资源而闻名。今年,西湖大学获批建设,为西湖再添蓬勃的朝气。与西湖相比,环东湖的科教资源并不逊色,东湖如何更好把科教资源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
李琼:一个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城市的地缘产业是密切融合的,大学所集聚的创新资源是城市发展、产业繁荣的强大引擎。但资源优势并不等于发展优势,硅谷也好,西湖也好,都有一个重要启示,“激活”的程度和能力不同,科教资源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就不同。事实上,不仅是武汉,凡具有丰富科教资源的城市,都应该主动激活自身的科教资源,用科教资源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做好“东湖+”,既要有时不我待打破条条框框、拆除篱笆围栏的紧迫感;也要摒弃简单思维,克服急于求成的急躁症,通过切中要害、脚踏实地的努力,以校与城之间的深层互动激发出创新的“裂变效应”,把创新大省建设成为创新强省。
李拯:其实关键还是人才。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用好科教资源实际上就是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优势。
李琼:确实,这些年武汉把“引智”放在和“引资”同等重要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校友”无疑是一个最具亲切感的词汇。在武汉求学、在武汉成长,上百万从这里走出去的大学校友,他们熟悉武汉、关注武汉、瞩望武汉,与武汉有着天然的深厚的情感联结。事实也证明,当城市发展的重要机遇对接这种情感联结,“回汉”就能汇成一股强大的洪流;当一个地区因为拥有众多高校而具备了有强大的人才培养能力,就更有条件成为数量庞大的人才、资本集聚点。
李拯:这几年武汉还在深化“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企业家雷军也决定在武汉建立生产基地。这些外力,如何才能更好地激发内生动力?对其他地区而言,有哪些借鉴意义?
李琼:“要把科教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优势。”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就给武汉算了一笔“人才账”。“双一流”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机遇,也是城市发展的机遇。“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表面看是高校和学科建设的提升,说到底是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激发内生动力,既要打“感情牌”,更要打“环境牌”。通过主动深入的支持,创造更加优渥的人才和科研成果转化环境,就是要让这样一笔巨大的财富契合地方发展现实,转变为发展的先机和动能,让大学“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也成为推动城市发展迈向“一流”的过程。
《 人民日报 》( 2018年06月25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