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评论 >

人民日报新论:走入新时代“科学的春天”

2018-03-29 08:3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走入新时代“科学的春天”(新论)
 
 
贾宝余
 
  以过去40年科技体制改革为基础,我们更需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那次大会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在会议召开前后,邓小平就部署了一系列推动中国科教发展的举措”“我们这一代人是沐浴着科学春天的阳光成长起来的”……近日,纪念“科学的春天”40周年座谈会在中国科学院召开。老一辈科学家和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共同回忆1978年那场影响深远的全国科学大会,畅谈中国科技发展未来。
 
  回溯40年历史,科技体制改革之路凸显出三条主线。一是加快战略追赶。上世纪80年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论断鼓舞人心,我国将缩小与发达国家科技水平差距作为战略目标,“赶上时代”的历史自觉激发出创新的强大动力。二是注重科技经济结合。国家确立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战略方针,着力打破科技与经济两个体系的封闭循环,推进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三是充分释放创新活力。上世纪90年代“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推动了科研机构分类管理,扩大了研究所自主权。进入新世纪,国家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国立科研院所、研究型大学成为创新中坚力量,区域创新高地、行业科研机构异军突起,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也逐步得到确认。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做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战略抉择。我国科技创新由跟跑为主转向更多领域并跑、领跑,成为全球瞩目的创新创业热土。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高质量科研论文贡献国;2017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7.5%;在全球自然指数排行榜中,排名前十的研究机构一半来自中国,中科院连续五年蝉联第一。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逐步融入全球创新格局,创新能力加速迈向国际第一方阵,国家目标、全球视野、人类福祉成为谋划创新的重要准则;面向国家需求、实现创新驱动、助推高质量发展成为科技发展重要任务;自主创新、协同融通、开放合作成为创新组织体系建设的基本共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报告还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当前,虽然科技创新的格局、环境和要求都发生了重要变化,但科技创新本身的使命、规律和逻辑却一以贯之。因此,以过去40年科技体制改革为基础,我们更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在创新宗旨上不忘为民之心,在创新目标上不移超越之志,在创新格局上不改融通之略,在创新主体上不变活力之源,进一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实现科技创新从量到质、从点到面、从内到外的提升和转变,为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着眼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引进国内外顶尖科技人才,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言之切切,再次强调科技创新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激发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动能。40年前,我们从“科学的春天”走来,创新的种子开花结果;40年后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定能迎来又一个春天。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 
 
《 人民日报 》( 2018年03月29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