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满足群众获得感(评论员观察)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观察③
曹鹏程
获得感是果,深化改革是因,它们在过去5年中相互作用,成为中国发展的大背景
在一次关于中国改革的研讨会上,听众问:能不能描绘一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什么样?在座一位学者这样答道:到那时候,我们国家的发展,应该能获得更大确定性;而我们每个人的发展,应该能获得更多的自由选择。
“获得”二字,道出了改革的精髓。回首“十二五”,改革给公众带来的“获得感”,体现在各个方面。有人发现,报建地产项目,过去要跑10个部门、过61道审批、交39项收费、至少折腾半年,现在只要找到“一站式”业务窗口,3个半月就拿下;有人发现,往年每到升学季,打破脑袋“拼爹”找关系的“择校热”降温了,现在严格按照居住地调节入学,教育资源公平统筹正在迅速推进;还有人发现,出境游机票越来越紧张了,出国签证却越来越方便了;国考培训班不那么火了,创新创业的讲座却爆满了……获得感是果,深化改革是因,它们在过去5年中相互作用,成为中国发展的大背景。
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来自经济社会的具体进步,更来自顶层设计的宏大布局。如果说,“十三五”是向着“两个一百年”的第一个目标做最后冲刺,那么“十二五”期间的跑步前进,无疑是在蓄积加速力量、调整正确跑姿。五年收官之际,我们既能看到制造业稳居世界第一、服务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的转型,也能看到3项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过13亿、参保率95%以上的温度,更能看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两年来召开17次会议的紧迫,看到新一届政府一上来就要减掉1/3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心。
对于世界,过去5年是艰难的5年,全球经济走势低迷,国际局势错综复杂,很多国家都在加快推进变革。“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的改革意志与人民的改革呼声相互激荡。动真碰硬的决心,激流勇进的魄力,壮士断腕的勇气,统筹兼顾的智慧,重新唤起亿万人民对改革的期待和信心,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强劲动力,构建起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精神图腾。13亿人民咸与改革的热情,汇聚成改革的洪流:“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
改革,是大势所趋,也是人心所向。说到底,改革要让人民获益,这才是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这个角度看,获得感可谓改革成败的关键。没有人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改革就会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不久前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十三五”规划进行了讨论。“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的共识,无疑会贯穿于未来五年的改革发展,将中国带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反过来看,在获得感的激荡下,亿万人民也必将成就新一轮改革。今天中国人所需要的,不仅是衣食住行的保障,更是人生出彩的梦想;不仅经济要更加发展,还要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和条件。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动力和归宿,离开了全面深化改革,离开了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两个一百年”只能是一份永远端不出料理的菜单。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在滚滚向前的改革大潮中,“十二五”规划完美收官,中国发展迈上新台阶。在润物无声的改革春雨下,“十三五”规划宏图大展,成就亿万人民的小康梦想。改革之火正炽,发展之路正长。未来五年,与时代、祖国一起前行,我们一定能追寻到最鲜活、最深刻的“获得感”。
《 人民日报 》( 2015年10月19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