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里全家出游,不亦乐乎。不过也有一些人遇到旅游欺诈,败兴而归。旅游欺诈不仅让游客心里添了堵,更让部分城市的形象受到损害。旅游欺诈之所以频频出现,原因在于服务供给失衡、信息不透明以及行政管理低效率。用好“互联网+”破除旅游市场顽疾,不失为一个很好手段。
“互联网+”的实施,涉及到两大主体,一是行政管理机构,二是带有互联网基因的商业组织。旅游旺季,人流涌入热门地区,从而造成服务短缺,形成区域内的服务卖方市场。
对于行政管理机构而言,可以通过门票或高速路收费等系统,通过历年的大数据分析,充分了解人流的分布,一方面为扩大服务供应提供决策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及时通过互联网发布相应数据,做好分流。对于商业组织而言,可以通过分析行政管理机构提供的数据,扩大服务通道,提升服务能力。同时,商业机构也可以及时向行政管理机构提供自己的数据信息,让大数据体系更为完善。如此借助“互联网+”手段,在服务供应层面,可以做到扩大增量、平衡存量。
此外,互联网具有非常强的媒体属性,在提升信息透明度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对于一些重要的旅游城市而言,旅游投诉是有规律可寻的,尤其是在住宿与餐饮方面。
就住宿而言,由于国内旅行网站的业务重点主要在机票与住宿,彼此之间的价格竞争激烈,因而住宿信息不透明的问题正在弱化。存在的漏洞是,旅行网站为提高利润回报,不时存在扩散假信息、假折扣的情况,这有赖于商业组织自我完善以及监管机构的精准发力。
就餐饮而言,尤其是对于一些海滨城市,能不能在互联网等重要渠道动态公布一下主流餐饮产品的价格指数,并形成常态?此外,行政监管机构能不能同时公布一下投诉统计信息,并在互联网以及具体的旅游地点张贴醒目的提示信息?
对于旅游网站来说,促进信息公开,不仅会提升组织的权威性,更是一门非常好的生意。在行业竞争激烈背景之下,挖掘更加精细的数据,提供更可靠、有价值的信息,将会大大提升自身竞争实力。在此方面,行政机构与商业组织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提高行政效率,同样可依托“互联网+”的力量。对于决策者来说,面对各部门信息化能力的参差不齐,条块化、非可视的信息数据,很难形成整体印象并提供决策参考。翻看各大政府网站,虽然对各项服务有比较多的公告,但却过粗、过滥,缺少视觉化的元素,描述也不够精细,体验难言友好。旅游方面同样如此,很难指望从一个旅游城市的政府网站获得逻辑清楚、布局合理、界面友好的网页。
由此看来,破除旅游欺诈顽疾,并非无招可施,相信“互联网+”对于改善旅游体验的能力不只于此,因为它本身是一个不断成长、升级、优化的工具平台。对于所有旅游服务参与主体而言,应该学会用互联网思维,认认真真“从上到下”并“从下到上”理一遍,想清楚责任与权益所在,从而去架构自己的“互联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