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济学家》周刊4月11日文章,原题:决定性的大众近几周,官方媒体发布了一系列民意调查结果。其中一项民调显示,上海和广州等沿海城市的大多数受访者认为,雾霾变得更加严重了。另外一项民调则表明,大学毕业生对于薪金的期望值较高。
自2012年,民众越发愿意在一系列问题上表达意见。通过监测人们的要求,共产党能够发现可能的热点。政府同时也通过民调的形式向民众征询意见,了解他们对于重大事务和具体政策的看法。其主要目的是要确保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地幸福。
今天,大多数省政府都设有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官方媒体也开设了舆情监测部门,许多高校院系也开展民意调查。政府还开设许多网站,听取民众反馈。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称,民调最大的需求来自政府自身。地方政府广泛利用民调,在各种问题上评估政府部门的表现。
以民调等形式实现更大范围的公众参与度对政策制定带来一些影响。哈佛大学的安东尼·赛奇称,2003年以来开展的民调显示,政府未能有效遏制腐败一直是受访者的主要关切之一。习近平主席的反腐败行动是对此进行的回应。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4月11日文章,原题:云中的僵尸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从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部门,中国各级官员投资数十亿美元建设本部门网站。但想要查询最新官方数据或政策的用户们却经常遇挫。许多网页已有多年未更新,还有一些已经解散或合并的机构的旧网页依然像太空垃圾一样“漂浮”在互联网。
今年3月,中央政府宣布将对此进行整顿。第一步便是普查各级政府网站的运转情况和准确度,一直休眠的“僵尸网站”将被关闭。
许多政府网站开设的初衷是建立与公众沟通的新渠道。北京市政府最近承诺将在7个工作日内反馈网民建议。
如果普查和清除行动能够取得成功,数百万搜索最新信息的网民可能将获益。但这项任务很艰巨。(伊文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