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水质监控装上“千里眼”
本报驻德国记者 管克江
寒风刺骨,站在橡皮筏上有些立足不稳。亥姆霍茨联合会的湖泊专家贝特拉姆·伯尔博士提起一个鱼雷模样的小机器,缓缓沉入水下。他一边放着绳子,一边告诉记者:“这可是我们的宝贝。它尾巴上携带着多个探测器,有的测压力,有的量温度,有的算酸碱值,还有的收集水藻。去年它还去过挪威峡湾540米深的海底呢。”
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的拉普博德水库,蓄水量1.1亿立方米,为周边100万人提供饮水。每过两周,伯尔和同事就会坐船上湖,采取水样、测试水质。湖泊专家卡斯顿·林克博士说,这片区域是一个自然保护区,没有什么工业,水质总体是有保证的。但近年来他们也发现,水体正越来越发黄。这是土壤释放有机碳造成的,但更具体的成因还不清楚,有可能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林克表示,这一现象虽然无害,但将加剧水质净化的难度。
橡皮筏前方,水面上漂着一个黄色浮塔。塔上一面小风轮正快速旋转着,两块太阳能电池板呈人形交叉摆放。掀开塔顶,里面是缠绕成团的各色导线。林克介绍说:“这是我们新安装的远程监测设备。每过15分钟,它就会把实时检测到的数据,用手机信号传到150千米外的亥姆霍茨联合会环境研究所。”
既然都用上“互联网+”了,为什么还需要人工采样呢?记者不解地问。林克说,首先机器有时候会“掉链子”,比如天气不好的时候,太阳能发电不足会导致断电;污垢和水藻也会遮挡“千里眼”的“视线”。其次,有些监测工作只能由科学家来完成。比如夏天的时候,水面温度会升高。但根据规定采水只能用凉水。温水和凉水的分界在哪?这就需要根据不同水深进行不同的测量。
数据整合软件由德国维素泰克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开发。记者驱车来到开姆尼茨,工程师马蒂亚斯·哈泽博士给记者演示了用户如何通过互联网监控水质。大屏幕上一张德国东部地区水域图,密密麻麻全是绿点,每一个绿点代表一个监测点。他用鼠标随机点开一个绿点,弹出的新窗口显示,那里是临近捷克边境的劳恩施泰因水库,从2008年就开始有远程数据接入。再接着点,就可以看到水量、水温、风向、酸碱值等数据。哈泽说,目前他们的系统共监控着相邻3个联邦州800条河流、50个水库,总共1300个水质监测点,每天处理25万条监控数据。
今后几个月,中国的巢湖也将装上这样的“千里眼”。根据去年启动的中德重大水专项合作计划,两国政府、学术界和企业将围绕巢湖、太湖、滇池和辽河的水管理开展密切合作。巢湖项目德方总协调人、亥姆霍茨联合会环境研究所信息系统部门主任奥拉夫·科迪茨对本报记者说:“在巢湖治理中,我们提出了‘城市流域’的概念。”他指出,中国的高人口密度造成城市和自然区域越来越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自然湖泊的治理必须伴随着对城市的统一综合管理。而要更好理解“湖—城”系统,很重要的一个前提是开发对城市和湖区水质的网上监测系统。既包括对湖泊水质的监测,也包括对城市污水的监测。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开发模型,对未来水质恶化发出预警。
哈泽和他的三名同事正为巢湖的网络监测系统开发手机版和网页接入版。将来水域管理人员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轻松看到数据。他遗憾地说,因为公司没人懂中文,所以系统界面还做不了汉化。科学家们都去过中国,对如何开展德中环境合作的体会更真切。林克说,德国也曾经走过重工业、高污染的弯路,希望能同中国同行分享德国的经验教训。伯尔强调,现代科技的发展是把双刃剑。如用之不当,它对环境的破坏力难以想象。相比之下,中国当今面临的生态文明建设难度要比几十年前德国面临的局面严峻得多。“中国如今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科迪茨说,“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过程将是艰巨和长期的。”他指出,专家建议和科技支持只是一个方面。更关键的,是政府和民众共同携手,切实采取行动,打造出可持续发展的绿水青山。
(本报柏林1月19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6年01月20日 2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