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时新闻 >

恢复生物多样性,实现“自然向好”

2021-08-11 09:0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恢复生物多样性,实现“自然向好”(科技大观)

 

李 楠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11日   第 16 版)

 
 

  国际学术期刊《全球变化生物学》近日发表研究文章称,由于海冰融化迅速,到2100年,绝大部分帝企鹅种群可能会消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20》显示,1970年至2016年间,全球脊椎动物种群规模平均下降了68%。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迫在眉睫。

 

  生物多样性通常指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大自然与生物多样性相辅相成,不同地区的人类耕作、饮食、艺术等文化传统的多样性,也深受生物多样性影响。在工业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是大自然与人类社会交融的产物。生物多样性就像一个看不见的稳定器,有助于降低洪水、病虫害、山火等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并提高复原的能力。例如,杂交水稻正是利用了野生稻的基因特性,产量得以大幅提高。

  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物种因受人类活动威胁而濒临灭绝。除了气候变化加速、环境污染等,一些看似“天然”的活动也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如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投入土地和水资源,还往往伴随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污染并危及生物多样性。用于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的动植物在物种与遗传方面多样性的丧失,也对全球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据统计,目前全球2/3的粮食产量仅来自9种作物,同时,越来越多的野生物种面临灭绝风险。

  为了维护人类的福祉和可持续发展,世界自然基金会提出了“自然向好”愿景,即在2030年前扭转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一些国家已开始进行科学保护,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俗称“四不像”的麋鹿,原产于中国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温暖湿润地带,上世纪初在中国野外灭绝。1985年,中国从英国重新引入了首批20只麋鹿,经过科学研究、有效保护,如今中国境内麋鹿种群已达8000多只,形成了种群数量下降后逐步恢复的“微笑曲线”。在全球范围,设定自然保护地、加强系统性规划和保护、改善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连通性等手段,都有助于恢复生物多样性。

  保护自然、维护生物多样性,不应被视为阻碍经济发展的成本,而是对自然、对未来的投资。例如,红树林被称为“海岸卫士”,具有良好的防风消浪功能。保护和恢复红树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防波工程的投资与维护费用。在保护自然的同时,我们还要尊重每个国家、每个人的发展权利,并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空间。

  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全球环境挑战面前,没有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和恢复自然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今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在昆明召开。中国积极作为,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开展多层级的绿色外交,与各方一道推进COP15的筹备工作。各国都应展现出更大的决心与领导力。

  (作者为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生物多样性公约倡导项目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