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时新闻 >

生态产业,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活力

2021-03-16 09:4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生态产业,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活力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16日   第 18 版)

 

  韩国文堂里的自然风光。
  韩国忠清南道洪城郡洪东面文堂里供图

  在德国柏多文村的奶牛场里,每头奶牛都设置了可追溯饲养过程的条形码编号。
  本报记者 李 强摄

  德国柏多文村的自营农场商店。
  本报记者 李 强摄

 

  一些国外农村,依托天然的生态优势,推动形成完善的生态农产品生产和销售体系,既有效保护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又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

 

  

  德国柏多文村——

  规模化品牌经营获得市场高度认可

  本报驻德国记者  李  强

  从柏林开车一路向北大约70多公里,就是德国著名的生态农业村——柏多文。刚到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柏多文生态村”的大招牌,旁边就是顾客盈门的农场商店,销售柏多文村自产的农产品。每天,印着“柏多文生态村”字样的冷藏货车,都会将新鲜牛奶、奶酪、蔬菜等绿色农产品运到柏林、勃兰登堡州等地的有机超市里。

  在农场商店左侧不到50米处是村里的奶牛场,在商店门口甚至可以听到牛叫声。这里,每头牛的饲养,都要符合德国有机农业认证机构德米特的生产要求和严格标准。通过这一权威认证,大幅提升了柏多文农产品的品牌溢价,并使其自动获得欧盟的市场准入资格。

  农场主苏珊妮·波因克介绍,按照德米特的要求,柏多文牛奶所有生产环节都必须实现全有机,并且很多生产原料都要自产。如有机牛饲料必须有至少50%来自自有农场,有机肥料则必须100%自产。种植作物留下的叶子和秧苗,以及牧草和青贮饲料,可供550余头奶牛食用,而牛粪以及青贮饲料渗出液等,又成为农作物的生态肥料,由此形成生态循环。

  紧邻农场商店右侧的,是村里的乳品加工厂,奶产品从挤奶到摆上货架,全程耗时不过几个小时。这不但保证了产品的新鲜度,也减少了长途运输原料带来的污染排放。

  由于成本投入较高,柏多文自产牛奶比一般超市牛奶要贵一倍。然而,凭借新鲜优良的品质和符合环保理念的生产方式,柏多文自产牛奶赢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柏多文生态村”品牌发言人弗朗奇斯卡·鲁彻介绍说,现在每周固定订户就超过了4000户,产品供不应求。

  为了更符合环保经营理念,柏多文去年还投资修建了新的太阳能发电设备,使乳品加工厂和奶牛场的自供清洁能源比达到50%以上,今年还计划在农场商店外增设太阳能充电桩。据测算,该村每年可因此减少400吨二氧化碳排放。

  得益于良好的生态资源,在绿色农产品产销之外,生态农业观光也成为柏多文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夏天的农庄节是柏多文的盛事,大量游客慕名前来,参观奶牛场和苗圃场,品尝农家菜和有机咖啡,开展户外运动和野营……通过多种项目体验亲近自然的绿色生活。

  在柏多文村的官网上,一系列奖项引人瞩目:德国联邦生态农业奖、德国联邦有机示范农场、德国商品检验基金会最佳牛奶评测奖、勃兰登堡杰出原奶质量奖……自上世纪80年代,随着德国民众对高品质农产品和环境保护的诉求日益增加,柏多文即开启生态农业发展之路。1991年,柏多文注册成立了集体农业企业,将自产的绿色产品统一以“柏多文生态村”品牌对外销售。经过30年发展,企业现有110余名固定雇员和25名季节工人,经营着1240多公顷生态农地,出产80余种绿色农产品。

  这也是德国生态农业常见的发展模式,即通过大型农场和企业开展规模化品牌经营,带动整个村庄的生态产业。柏多文成功的生态农业经营,也离不开欧盟和德国政府的资金与政策支持。在奶牛场入口处,一块介绍牌上写道:“我们正从欧洲农业农村发展基金(EAFRD)获得以下项目的资金:购置移动鸡舍、奶牛计步器和秸秆切碎机。”德国政府和各州财政系统每年给予生态农业用地的补贴为每公顷500至600欧元,而普通农业用地每公顷只有300欧元,各类生态农业评奖也会给予奖金。同时,银行会对发展生态农业的村庄和企业提供优惠贷款。

  近年来,正是在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撑双轮驱动下,像柏多文这样的生态农庄稳步增加。根据德国有机食品行业协会数据,从2010年至2019年,德国生态农庄的数量翻了近一倍,目前已达4.2万余个。德国政府预计,到2030年,20%的德国农业用地都将从事生态农业经营。

  (本报柏林电)  

  

  南非海维尔德村——

  产业经济与产区保护并行发展

  本报驻南非记者  邹  松

  南非出产一种独特的饮品——“博士茶”。这种地理标志产品以一种豆科灌木的针叶为原料,只在开普敦西北约300公里的塞德博格地区规模化种植。在产业化带动下,南非的这一“土特产”已行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值超过3亿兰特(约合1.3亿元人民币),探索出一条产业经济与产区保护并行的发展之路。

  海维尔德村原本是塞德博格地区一个贫困村庄。近20年来,规模化发展“博士茶”产业使这里逐步摆脱了贫困。据海维尔德村村民介绍,本地人饮用“博士茶”有上百年历史,但此前从未专门种植,只是把它当做一种“草药”来定期采摘。上世纪90年代末,政府将“博士茶”认定为有机饮品,相关农业机构开始派专人规划“博士茶”种植基地,向农民提供规模化种植辅导。村里未就业人口多数加入了种植行列。调查报告显示,在引入有机肥料、集中种植、联合收割及晾晒等措施下,海维尔德村“博士茶”原料年产量从2000年之前的200公斤,发展到如今的2吨,人均年收入增长至15万兰特(约合6.7万元人民币)。

  南非“博士茶”生长地区的年降水量需要保持在380—650毫米,土壤呈弱酸性。从种苗移植算起,“博士茶”针叶需要18个月才能成熟,收获两三次之后,土地必须再次翻耕,间隔5年后才可再次种植。独特的生长环境、植物属性以及经济价值,决定了南非“博士茶”原产地必须得到特别保护,才能维持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多年来,南非政府、国际相关机构以及各类行业组织相继加入“博士茶”养护的行列,以多种政策、法规和实践推动原产地的生态系统维护。

  2010年起,塞德博格地区引入鼓励农产品产地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优质认证”体系。这一认证体系要求“博士茶”全产业链做到“更好的种植方式”“更好的环境关怀”“更好的收入支持”等多个优化条件,才能在最终的“博士茶”产品上印有“国际优质认证”标签,以此获得国际市场认可。依照“国际优质认证”体系管理办法,海维尔德村“博士茶”种植户要对用地效率、施肥管理、土壤退化程度等多项指标进行量化记录。刚开始,部分种植户不理解这种做法,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种植户体会到了精细化生态管理的好处。“新的管理办法要求我们做很多回顾性记录,通过统计数据来不断纠正以往的种植方法,在维护生态的同时,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种植户尼克拉斯表示。

  与塞德博格地区的上百家“博士茶”种植户一样,海维尔德村也签署了“‘博士茶’和生物多样性倡议”。该倡议要求当地在发展产业的同时遵循维护生物多样性原则,比如农户不得任意扩大“博士茶”种植用地,有变更种植地需求的必须申报,同时退让相同面积的土地列入生物保护区范围等。

  海维尔德村村民库其尔说:“之前整个地区的村民居住得很分散,大家都只在乎自己家的种植园。如今,‘博士茶’成为整个地区共同的产业,大家都要为地区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如今,产区的人都认识到,“博士茶”的植株只是塞德博格地区复杂植物群落中的一种,不能为了经济收益无节制地扩大种植面积和产量,保持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努力,有利于“博士茶”这种珍贵的植物一直延续下去。

  目前,南非“博士茶”产业已拥有450多家生产企业,长期用工超过5000人,年产量的一半用于出口。通过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南非在释放“博士茶”产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建立起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为当地经济注入长久活力。

  (本报约翰内斯堡电)  

  

  韩国文堂里村——

  经济发展让更多年轻人选择返乡就业

  本报驻韩国记者  张  悦

  位于韩国忠清南道的文堂里村,以其“鸭稻共作”的生态模式,成为韩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范村庄之一。

  “鸭稻共作”,顾名思义,是将鸭子圈养在稻田里实现二者和谐共生:鸭子以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为食,实现为水稻天然除草、除虫的目的,而鸭子的粪便又可以成为水稻的肥料。鸭子在稻田里游动还能激发水稻生长环境的活力。通过“鸭稻共作”的模式,文堂里的农田不仅无需打农药、施化肥,还节省了除草除虫的人力,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近年来,在“鸭稻共作”的基础上,文堂里农户又探索出水稻与田螺共同种养等生态农业新模式。和“鸭稻共作”类似,这一模式实现了水稻和田螺在生长过程中的互利共生。田螺不需要额外饲料喂养,有效降低了养殖成本和难度。为了体现对生态农业的鼓励和支持,韩国农业协会和相关企业提前和稻米生产者签订销售合同,确保销售渠道畅通。

  文堂里在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同时,还建立了大米从生产加工到包装销售的一体化运营体系,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不断开拓生态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文堂里还注重打造生态农产品品牌。“鸭米秋收分享节”是这里每年都举办的品牌活动。该活动以“鸭稻共作”的生态模式为主题,让城市居民在参与农活中体验回归自然的乐趣,深入了解生态农业。如今,以生态农业闻名的文堂里每年都吸引上万名游客前来参观。城市居民不仅可以购买绿色农产品,还可以参加放养鸭子、收割农作物、黑米染色、秋季抓蚂蚱、天然食品制作等丰富多彩的乡村体验活动。

  在位于文堂里的洪城环境农业教育馆,人们不仅能了解到文堂里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还有机会聆听农业专家的讲座。“教育馆展现着祖先们的生活面貌和智慧,让城市居民和年轻一代对环境和农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对故乡和土地的热爱。”韩国亲环境农产物义务自助金管理委员会委员长、洪城环境农业教育馆顾问朱亨鲁告诉本报记者。

  2000年,文堂里制定了“21世纪文堂里发展百年计划”,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即以生态农业为基础,通过打造具有特色的专业生产体系确保农产品竞争力,不断拓展收入来源。同时,进一步提升农业教育水平,促进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村庄。

  2014年,文堂里所在的洪城郡地区被确定为韩国首个有机农业特区。朱亨鲁表示,如今文堂里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户年均收入约为3000万至5000万韩元(1元人民币约合172韩元),不低于城市工作的白领。经济发展了,文堂里逐步建立起更加完善的配套设施。“与其他村子相比,文堂里年轻人的比例要高很多。由于生态农村建设带来的价值感和归属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返乡就业,在田间地头实现人生价值。”朱亨鲁说。

  (本报首尔电)  

  

  泰国班帕南岩村——

  良好生态环境为增收致富提供基础

  本报驻泰国记者  赵益普

  泰国东北部黎府是该国重要的甘蔗产地,而黎府农欣县班帕南岩村更是因出产优质上乘的甘蔗而闻名。这里空气清新,绿油油的甘蔗地在群山掩映下,宛如一幅山水画。

  1月末正值甘蔗收获的季节,班帕南岩村村民呵伦正带着家人在地里收割甘蔗。“种甘蔗这些年,我们家买了1辆拖拉机、1辆摩托车,生活来源主要就靠它!”呵伦家种了5莱(0.8公顷)甘蔗地,每年收获甘蔗60—80吨,按照每吨1500泰铢(1泰铢约合0.22元人民币)的价格计算,一年一季的甘蔗年收入大约有10万泰铢。

  班帕南岩村四面环山,“帕”在当地方言中是“山石”的意思。1964年,15位农民作为第一批住户来到班帕南岩,在此种植水稻和玉米。很长时间以来,该村都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上世纪90年代,班帕南岩村村民因地制宜,开始广泛种植甘蔗。

  “这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都适宜种甘蔗。”班帕南岩村村长谭亚拉告诉记者,地处山区的班帕南岩村,昼夜温差大、降水充足。村里目前120户人家,几乎每家都种植了甘蔗。

  “优质的甘蔗增加了当地人的收入,也让更多人知道了泰国东北部有这样一个风景优美的村庄,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泰国旅游局黎府分局局长谭娜万·卡西告诉记者,班帕南岩村因此成为黎府仅有的两个入选泰国“一村一品”的村庄之一。

  农欣县社区发展处主任辛哈蓬告诉记者,以前在收割完毕后,蔗农往往就地焚烧甘蔗叶和根。后来,在政府引导下,蔗农将甘蔗叶粉碎还田,作为下一季甘蔗种植的有机肥料,这既避免了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也大幅提升了土壤的活力。泰国政府为实施甘蔗叶粉碎还田的农户提供每吨鲜甘蔗92泰铢的生态补偿。据辛哈蓬介绍,现在,当地人已经普遍认识到,正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才为发展甘蔗产业、实现增收致富提供基础。

  甘蔗生长需水量很大,对灌溉提出了很高要求。以往班帕南岩村一直使用传统漫灌方式,灌溉效率低,极易造成对水资源的浪费。在当地政府的引导支持下,越来越多的村民购买滴灌喷头和雾化灌溉喷头,还在村里修建了蓄水池,将雨季的雨水收集起来留待旱季使用。在黎府皇家大学的倡议下,部分村民也开始尝试使用太阳能电板来驱动灌溉系统。这些做法有效提升了甘蔗产业发展的节能环保水平,确保灌溉效率最大化。

  黎府等泰国东北部地区是泰国甘蔗渣发电厂的主要分布地。在泰国政府号召下,当地尝试开发甘蔗渣发电技术,在扩大蔗农利润的同时,也提高了生态效益。2020年12月31日,泰国能源部宣布将在2021年加大投资,加速推动沼气发电和生物发电项目,其中甘蔗渣全年发电量预计将达75兆瓦。这对以班帕南岩为代表的“甘蔗村”无疑是一项利好消息。

  近年来,泰国政府在甘蔗产区不断挖掘当地的旅游资源,同时推广甘蔗生产乙醇、发电等技术,让生态农业创造更大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本报黎府电)  

  版式设计:蔡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