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即时新闻 >

赋予文化贯通中外的“能见度”(域外听风)

2018-08-22 08:0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赋予文化贯通中外的“能见度”(域外听风)
 
 
巩育华
 
  曾和朋友去土耳其东部小城马拉蒂亚旅行。由于大雪封山,误打误撞走进当地一家小餐厅。得知我们来自中国,包括老板在内的很多人露出惊喜的神情。“中国人都会唱京剧吗”“你们真的喜欢喝热水吗”……一连串提问后,有人说起关于中国的梦想:学功夫、看长城。“‘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也想证明自己是个好汉!”当地小伙子满脸向往。
 
  身处异国他乡,这样“好奇的打量”并不少见,一方面是因为当地人民的质朴、好客,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东方文化的强大魅力。在土耳其语中,中国的发音类似于“秦”。跨越千年的相遇,早在张骞通西域前,民间交往的丝绸之路上就已埋下伏笔;今天,大众传媒的发展,赋予形式各样的文化符号贯通中外的“能见度”,这不得不让人感叹文化的穿透力与感染力。
 
  的确,相比其他形式的载体,文化有其独特的作用规律,对人的影响春风化雨,也更加深远持久。比如,近年来中医药在东南亚、非洲、欧洲很多国家广受欢迎,不少外国友人迷上中医,有些人甚至经过专业学习,开起了中医诊所。孔子学院则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培养学员累计超过700万人,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在建立跨文化关系中,不断加强思想互通、加深文化理解,对于消除认知偏差、改变刻板印象,有着很大帮助。
 
  文化的交流与传播,首要的是满足受众了解未知的需要,这一需求会随着认识中国的深入而逐渐深入。因此,多考虑外国朋友的兴趣点所在,是让本国文化走进他们内心的关键。一位美国朋友最近正饶有兴致地阅读《山海经》,起因是她在网上看到中国90后画师绘制的异兽画像,觉得极富艺术性和想象力。大洋彼岸的上班族,为其中瑰丽的远古传奇故事、浓郁的东方美学风格、鲜明的现代视觉语言所深深吸引,并主动推荐给周围朋友。这或许可以说明,根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意象,对外讲述时也要想到漂洋过海之后的“本地化”。尊重外国受众的文化特点、消费习惯,让国际传播视角更加精准化、具象化,才能真正提升文化传播效率,拉近与不同国家民众之间的心理距离。
 
  其实,文化的发展如河流的交汇,是一个传统精华奔涌向前、现代元素不断融入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文化走出去,既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做底子,同时也要兼顾现代文明的生长。从实验京剧《浮士德》,到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从中国传统手工艺联手国际时尚品牌,到宋代山水画艺术被应用到建筑设计中,近年来的一系列文化创新表明,让更多外国人听得进中国故事、看得懂中国文化,需要传统文化的吐故纳新、与时俱进。文化“立起来”“活起来”,与现代生活对接、与时代精神共鸣,才有可能“火起来”、融进去、传出去。
 
  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令世界惊艳。龙凤呈祥、中国结等传统符号,在地屏上获得了抽象而时尚的演绎;国宝级非遗工艺,结合最先进的碳纤维材料,造就了世界上最大却最轻的熊猫木偶。“我看到了中国的未来”,诚如外国记者的感叹,沿着前辈的足迹,努力做好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必能激活更多沉睡的“文化库存”,让世界看到一个更有内涵、更有层次的立体中国。
 
《 人民日报 》( 2018年08月22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