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即时新闻 >

金黎平:像马铃薯一样把根扎深

2018-01-15 09:0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金黎平
 
  像马铃薯一样把根扎深
 
  本报记者 蒋建科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金黎平

  创新感言:做农业科研就要像马铃薯一样,块茎深藏于泥土,地上却平淡无奇,舍得时间和精力,把根扎深。心中装着农民,双脚踩着泥土,双手勤于探索,才能取得重大突破,造福产业和社会。我们将矢志不渝地为我国马铃薯产业的科技进步和农民的增产增收继续努力!
 
  获奖项目:早熟优质多抗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土豆,超市里看得见,餐桌上吃得着。要说这其貌不扬的小土豆里也有大学问,可能好多人还不大相信。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研究员金黎平带领科研团队用20多年时间完成的“早熟优质多抗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研究,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她带头创新,育成了7个新品种,获得1件植物新品种权、2件国家发明专利,制定7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硬是从普普通通的小土豆里做出了大学问。
 
  育成系列优良品种,推动我国马铃薯品种更新换代
 
  我国是世界马铃薯第一种植大国,而马铃薯又是我国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马铃薯适应性广、丰产性好、营养丰富、经济效益高,在我国各个生态区域都有广泛种植。
 
  研究立项时,全国马铃薯面积约4300万亩,其中只有15%是早熟马铃薯,发展空间较大。但当时生产上只有三四个推广面积不大的早熟品种,而且优质种薯缺乏,病毒病引起的退化普遍发生,霜冻、病害严重,早熟区普遍用中熟品种替代种植,造成产量低品质差。
 
  为此,金黎平带领自己的科研团队,从10多个国家新引进了1000多份资源,在国内收集了1100多份资源,建立了低温保存库,对这2200多份马铃薯种质资源的特性特征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系统评价,创制了一批突破性育种材料,育成了21个中薯系列国审新品种。其中,中薯3号和中薯5号是两个适应性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内自主育成早熟品种。中薯3号耐瘠薄,在每亩减少氮肥2/3的情况下,还比对照品种增产70%;中薯5号填补了早熟品种抗晚疫病的空白,可以减少农药使用,每亩可以节省农药成本30元左右;中薯10号、中薯11号和中薯16号为首批通过国家审定的油炸食品加工专用新品种。这些品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推动了我国马铃薯品种更新换代。
 
  和农民一起劳动时,很难分清谁是农民、谁是科学家
 
  2008年起,金黎平担任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2011年起又担任农业部薯类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主任,负责薯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建设工作。
 
  农业科研不仅周期长,而且需要经常下地。每年3月末是贵州省威宁县马铃薯播种的季节,团队成员会准时来到田间地头,进行种薯处理、材料分类、地块分区、开沟和播种。在当地“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艰苦条件下,他们既要克服土地条块散落和不平整的困难,又要抢在雨季来临之前完成播种。每到夏天马铃薯花开的季节,团队成员也会来到威宁育种基地,调查记录材料的生长情况。“威宁平均海拔超过2200米,紫外线照射特别强烈,我们在田里工作一天,皮肤就会褪掉一层皮。”金黎平回忆。到了秋天马铃薯收获的季节,他们又会出现在田里,进行育种材料的收获、评价和贮藏。威宁秋季多雨,金黎平和同事只能冒雨收获,经常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
 
  在宁夏进行技术服务和推广期间,为了节省时间,金黎平和团队成员在固原山区常常带着干粮下田,中午在田间地头简单吃几口,坐在地上休息一会就接着干,一直干到晚上八九点,回去也顾不上休息,连夜整理科研资料。当地技术人员开玩笑说,金黎平团队成员的脸晒得黝黑,和农民一起劳动时,很难分清谁是农民、谁是科学家。
 
  据统计,团队育成新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了7868.5万亩,推动我国早熟马铃薯由650万亩增加到4000万亩,促进了马铃薯行业科技和产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 人民日报 》( 2018年01月15日   18 版)